美产芯片反倾销调查引爆A股!国产模拟芯片能否借势突破技术围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6:51 1

摘要:9月15号这天,A股里的模拟芯片股算是彻底火了,圣邦股份、上海贝岭直接封死涨停,纳芯微涨了10个多点,思瑞浦也快摸到10个点了。

9月15号这天,A股里的模拟芯片股算是彻底火了,圣邦股份、上海贝岭直接封死涨停,纳芯微涨了10个多点,思瑞浦也快摸到10个点了。

不少股民盯着屏幕都懵了,这突然的大涨到底啥来头?其实答案就藏在两天前,也就是9月13号商务部发的那则公告里,说要对美国来的模拟芯片搞反倾销调查。

这事儿一出来,市场立马炸了锅,都觉得国产芯片要迎来机会了,但热闹背后,这事儿到底能给行业带来多少实在好处,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要说这次股价大涨,商务部的公告绝对是直接推手。

公告里说,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一整年,产业损害调查期还得往前算,从2022年到2024年。

调查的对象也很明确,就是德州仪器、亚德诺这些美国巨头,要知道,这些公司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占了不少份额,现在要调查,大家自然觉得国产厂商能趁机抢点市场。

市场的反应比想象中还快,9月15号当天,整个模拟芯片板块成交额都超50亿了,不少股票都是高开高走。

有机构算过,要是最后真加了反倾销税,国产芯片大概能多出来25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但我得说句实在的,这股价涨得猛,不代表真能一直火。

就像2018年对美光科技搞调查那回,虽然帮国产存储芯片抢了点份额,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还遇到过产能跟不上的问题。

这次模拟芯片能不能复制那时候的好势头,真得慢慢看,不能光看短期股价热闹。

市场这边吵得热闹,那些被炒起来的上市公司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毕竟股价涨归涨,公司实际经营才是根本,总不能跟着股价飘。

公司们的真心话

先说说圣邦股份,毕竟它是“20cm”涨停,关注度最高。

我看报道里说,有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打电话过去,证券部的人说调查对他们经营和研发没直接影响。

这话听着有点冷静,其实也合理,你看他们上半年的财报,营收18亿多,利润2亿,都是正增长,说明基本盘还算稳。

而且他们说了,产品用在好几个领域,单一领域的收入变化影响不大,经营方针也不会随便改。

这种不被短期政策带偏的态度,反而让人觉得靠谱。

上海贝岭就乐观多了,说这调查可能帮国产芯片提升市场份额。

他们家产品主要卖国内,现在有4500多款能卖的,今年上半年还新出了500多款。

看得出来,他们是想借着这股劲儿多抢点市场。

思瑞浦的说法也挺实在,提到之前因为进口芯片卖得太便宜,国内搞起了价格战,要是调查能止住这情况,行业能更良性发展。

这点我特认同,之前国内不少厂商都挤在中低端市场,你卖得便宜我更便宜,最后谁都没赚到钱,要是能有个公平点的环境,大家才能安心搞研发。

不过光看公司表态还不够,咱们得扒得深一点,国产模拟芯片和国外巨头比,到底差在哪儿?这可不是光靠政策就能补上来的硬差距。

差距到底在哪儿

首先是产品数量,一对比就有点扎心,德州仪器有10万多款产品,圣邦才5900多,上海贝岭4500多,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人家的高端产品多,比如汽车上用的、工业控制用的,咱们国产的还很少。

模拟芯片这东西,不是说做出来就行,得种类全、性能稳,人家国外巨头做了几十年,积累摆在那儿。

再说说商业模式,国外巨头大多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也就是IDM模式,这样能控制成本和工艺,产能也有保障。

咱们国产的呢,大多是只搞研发和销售,生产交给代工厂,也就是Fabless模式。

这就有个问题,要是代工厂产能紧张,自家产品就可能供不上货,成本也没法完全掌控。

还有人才和认证的问题,搞高端模拟芯片研发,得要干了10年以上的工程师,国内这方面缺口大得很,没人咋搞技术突破?

更别说汽车领域的认证,要两三年时间,客户对可靠性、寿命要求特别高,国产芯片想进去,光有热情可不够,得真拿出过硬的产品才行。

当然了,国产模拟芯片也不是没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市场,2025年预计能有3500亿人民币规模,但国产的只能满足三分之一需求。

2024年进口的23亿多颗里,67%都是从美国来的,这调查要是真有效果,国产的就能多占点份额。

不过问题也在这儿,国内200多家模拟芯片企业,大多挤在中低端,价格战打得厉害,毛利率都上不去。

高端市场又被国外巨头占着,汽车、工业领域的芯片咱们还没跟上,这就有点两难了。

说到底,这次反倾销调查就像给国产模拟芯片打了一针强心剂,但强心剂不能当饭吃。

股价涨得再高,要是技术跟不上、产品没竞争力,最后还是会跌下来。

圣邦、上海贝岭这些企业,得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搞研发,比如在车规级芯片上多下功夫,或者试试往IDM模式靠一靠。

对股民来说,别光盯着短期涨幅,得看看公司是不是真的在做事,技术有没有进步。

毕竟行业要发展,靠的不是一时的政策热度,而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

要是最后能从“价格替代”变成“性能替代”,那国产模拟芯片才算真的站起来了。

来源:青溪史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