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要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地,要懂得先想着如何惠及众生,这就像种下一颗树,您先浇水施肥,才能等来满树的果实,你播散的是善意,天地循环,回到你身上自然福报。
世人皆求财,却不知财亦有其道,
六句求财真言,
第一,立他为先,福报自来
莫要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地,要懂得先想着如何惠及众生,这就像种下一颗树,您先浇水施肥,才能等来满树的果实,你播散的是善意,天地循环,回到你身上自然福报。
第二,解人之需,价值自显
财富的根本,在于你能为别人解决多大难题,你能帮人解一分忧愁,便能得一分回馈,你能为众人带来便利,这价值便会自然显现,回报也随之而来,天道酬勤,正是这份价值,而非你的强求。
第三,正道而行,基业永昌
求取财富,必须走光明正大的路,走正道就像盖房子打下坚实的地基 ,虽然慢但稳固长久,那些旁门左道,或许能让一时风光,但终究如沙上建塔,风一吹就倒了。记住,光明正大走出来的路,才能让你安稳一辈子。
第四,有开易尽,无形乃长
你看那黄金万两,终有用尽一天,而你脑中的智慧内心安宁,这些无形的东西,却能伴随你一生,甚至能滋养后人,世人只知追逐有形之物,却不知那无形的历量,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的宝藏。
第五, 知是常乐,心安神藏
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你用再多的物质也填不满,只有当你懂得知足,知道适可而止的时候,心才能真正安定下来,那时候你便不是财富奴隶,而是他的主人,这份内心的安宁,是千金难挨的大自在。
第六,勤修内德,外财自聚
你的人品和德行,就像一块巨大磁 石,当你把内心修为做好了,外界资源和财富,自然而然就会被你吸引过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厚德载物,方是正道。
所以你看这六句话,句句不谈钱,却字字关系到你的福报与财富,真正求财之道,从来不向外抓取,而是向内修行,当你的人格修好了,福气和财富自然会追着你跑。
求财之道就是修行之道,世人皆求财,不知财从德中来,《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人的德行就像树木的根系,有了根,枝叶花果才能长得茂盛。
真正的财富之道在于:正业谋生—不欺不诈,不害众生,财路自然宽广;乐善好施,助人者,天助之;惜福节俭—不挥霍无度,福报方能长久。
贪吝者,纵得干金,终必散尽;乐施者,纵无巨富,福报绵长。求财先修心,善心自有善财随,财,其实也是生命的一种能量,是内在德性的一种外显。
《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先慎乎德。
《了凡四训》有云:享百金之产者,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之产者,必定是千金人物。而享千金人物,百金人物者,无非是德至厚而已。
“厚德载物”,求财先求厚德,厚德才能承载万物,不义之财,易得难守人有万算,天则一算,钱财经不起算计,财物各有其主,不义之财千万不可取,得到之后一定有灾难,没有好处。
《大学》中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凶财凶入,必定凶出。如果起心动念都是侵占别人的财物,总是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就会种下恶因,一旦福报享尽,恶报必定现前。
《大学》也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根本,财富、名声、地位都是枝叶花果,厚德才能载物,种下财富的因,才会结财富的果。财布施得财富,积厚德才能得富贵。
《了凡四训》:先儒谓 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谓 为仁,亦曰 :先难能于难舍之处能舍,难忍处能忍,天降之福必也厚啊!
《后汉书》: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予之为取,天下人都明白,拿到手的东西是自己的,却不知道付出、给予才是真正的得到。
布施积福,布施如田地才能有收成,有布施的种子,在将来才能开花结果,心存正念,以恭敬之心布施,都必然能广种福田。
俗话说,和气生财。若是一户人家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常做善事,不斤斤计较,财运自然就来,钱财自然守得住,想要出门就得财,仁义才是能够通行的大道。
找到自己的发力点,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以获取财富为例子,靠技术的,就专心打磨技术;
靠口才的,就多锻炼口才;靠人脉的,就多交朋友;靠权力地位的,就想方设法往上爬。
财富是流动的,永远流向价值,当自身变得有价值过后,财富自然会流向你,这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道与人心总是连在一起,人不近道,财自远人,求财之道就是修心之道。
只有正道之财,才得平安,也只有坚持走正道,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自然是财源滚滚,财门大开,八方之财皆来。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