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工人们围听广播、讨论生产的热忱,到村民围看电视、学大寨的干劲,再到孩子讲英雄故事的纯真,笔墨间满是劳动者的坚守、丰收的喜悦与对榜样的尊崇,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70年代的这些年画与宣传画,是时代风貌的生动定格。
从戴松耕《永不褪色》里厂长叮嘱工人保质量的场景,到张恩杰《渤海渔歌》中女社员抬鱼归来的欢腾;
从工人们围听广播、讨论生产的热忱,到村民围看电视、学大寨的干劲,再到孩子讲英雄故事的纯真,笔墨间满是劳动者的坚守、丰收的喜悦与对榜样的尊崇,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1973宣传画,一群工人们围在一处,正专注地讨论着,他们讨论的核心内容,是怎样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1974年宣传画《红色电波传喜讯》。夜间平整土地、修公路和灌溉渠的工程仍在进行,工间休息时,工人们正在收听无线电广播宣传。
1976 年公社的房间里,人们围在一起看电视节目,原来当天晚上,大队的领导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70 年代宣传画《学大寨赶大寨》。整齐的村庄、新修的水利设施与梯田,村民们或劳作或规划,处处透着干劲,直观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70 年代《董存瑞的故事》宣传画。画面中,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同名小人书,正有声有色地给身边围着的其他小孩讲述书里的故事。
1972 年,戴松耕绘年画《永不褪色》。纺织厂里,厂长正在检查布匹成色,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旁边的女工们,要认真工作,确保红布经久耐用不褪色。
来源:欧米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