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不顾反对嫁伤残英雄,每晚都要将和英雄绑一起,啥情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06:34 1

摘要:23岁的李玉枝穿着深色呢子外套,站在一级伤残英雄麦贤得身边,脸上看不出过多喜色,却目光坚定。

1972年,广东汕头,一场简朴的婚礼在军属大院内举行。

23岁的李玉枝穿着深色呢子外套,站在一级伤残英雄麦贤得身边,脸上看不出过多喜色,却目光坚定。

婚礼结束当晚,麦贤得突发癫痫,剧烈抽搐、口吐白沫。李玉枝冲出屋外,将医生喊来。

医生诊断:“病情反复,需长期照护。”

回到房间,她不动声色地剪下一条白布,将自己的腿和丈夫的腿绑在一起,从那一夜起,这成了她的每日习惯

怕他夜里发作时摔下床,也怕自己睡得太沉无法察觉。这根布条,她一绑就是几十年。

麦贤得曾是南海舰队上的通信兵。1965年8月6日凌晨,他所在的护卫艇遭敌袭击,一块炮弹碎片击穿了他的头骨。

他用剩余意识支撑三小时,在晕厥前完成所有关键操作。战后,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随后历经四次开颅手术才保住性命。

但手术后的麦贤得常常发病,智力停留在少年时期,情绪不稳、语言不清,还伴有癫痫发作,无法独立生活。

医生明确表示,这种情况需终身陪护。部队向地方妇联推荐配偶人选时,李玉枝的名字进入了名单。

李玉枝曾在《钢铁战士麦贤得》宣传册上看过他的事迹。当组织找上门时,她没有犹豫太久。

母亲反复劝说:“他是英雄没错,但你要嫁的不是头衔,是个需要人照顾一辈子的残疾人。”她点头说:“我知道。”

婚后,她辞掉原单位工作,搬入军区宿舍专职照料丈夫。第一年,麦贤得几乎每天都要发作一次。

半夜他起身抽搐、摔物、大喊,李玉枝就用胳膊圈住他的肩,用另一只手扒开他的嘴,将药碾碎后用勺子送入。

她的手臂常被咬出齿痕,膝盖和胳膊也留下了瘀青。

为了避免更多伤害,她把家里所有尖角家具都包了防撞棉,墙上不挂镜子,电源插座全部加装了安全盖。

丈夫的情况在持续变化中逐渐稳定。李玉枝开始复职,白天上班,晚上照护。

为了不刺激他的情绪,她在家种满了花草,养了两只安静的鸟,并鼓励他练字、写日记,锻炼手脑协调。

几年后,两人的儿女相继出生。孩子大了些后,她会带他们一起帮爸爸热水泡脚,教他们识字写信。

多年过去,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麦贤得恢复了部分语言表达,还被提拔为大校军衔。

他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到:“她对我比我对自己还好。”

李玉枝则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丈夫。有一次外出参会,刚进宾馆,她第一件事就是问工作人员:“请给我准备一根布条。”

她仍然保留着与丈夫绑在一起睡觉的习惯,无论住在哪里。

家中一角放着麦贤得年轻时给她写的第一封信。信上只有五个字:“玉枝,你好。”

她用塑封袋装好,每年春节前拿出来擦拭一遍,再放回抽屉。

子女成年后参军报国,退伍后也各有成就。李玉枝和麦贤得经常参与退伍军人公益活动。

每次活动现场,麦贤得行动不便,李玉枝总是一手扶他,一手提包,从不假手他人。上台时她蹲下为他整好裤脚,扶他站稳才松开手。

几十年里,她不曾公开讲述自己的辛劳,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那根绑住她丈夫腿的布条,其实也绑住了她的整个人生。

如今,两人步入耄耋之年,仍常出双入对。

邻里问起她为何坚持至今,她只回了一句:“那晚我绑上了,就没想过解开。”

来源:乐以好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