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为了抢孔子,居然拿出三大证据,我国回应简单明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09:26 1

摘要:说起韩国对于中国文化的剽窃和碰瓷,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会深恶痛绝,其中最最让人痛恨的,就是韩国人居然把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非遗节日。这种不要脸的碰瓷中国文化的行为,已经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慨。

说起韩国对于中国文化的剽窃和碰瓷,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会深恶痛绝,其中最最让人痛恨的,就是韩国人居然把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非遗节日。这种不要脸的碰瓷中国文化的行为,已经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慨。

不过,碰瓷端午节得逞以后,韩国居然又开始觊觎中国的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腌制酸菜这种习俗,也要争得热火朝天。更为可气的是,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居然也有韩国人开始认定,孔子是韩国人。

不过面对韩国人的证据,我们的回应只有两个字:“荒唐”。虽然简洁,但是十分明了,你爱怎么玩怎么玩,我都懒得跟你解释。

一、韩国列举的三大铁证。

首先韩国认为传说中的檀君有关。在韩国的传说当中,有一个古代的统治者,名字叫做檀君,这个国君在韩国的历史上,被描述成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勇猛将军,其征服的国家,甚至已经到了东南亚一带,其中当然就有中国。

不过,将传说当成事实,这简直没有天理了,要是这么说,月亮还是我们国土呢,因为我们早就派遣了嫦娥上去。

其次是韩国人对孔子和儒家文化十分推崇。这点当然不用否定,在韩国国内经常会举行各种大型的纪念活动,来纪念孔子。不过,如果这也能算作证据的话,那全世界的孔子学校,还有在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有祭孔活动,这些规模,远远超过韩国人数。

无论从人数还是规模,韩国都不值一提。

第三就是韩国有记载是箕子创建了朝鲜。据说在商纣时期,箕子不堪忍受其荒淫无耻的统治,带领全家搬迁到如今的朝鲜半岛,然后创建了朝鲜。韩国人认定,孔子就是箕子的后代。这样的推断毫无意义,因为孔子是鲁国人,而且是春秋战国时期,和商纣年代差了太远。

二、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韩国和中国一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对于韩国人认定的朝鲜创建者箕子,在《史记》当中就有记载,说明中韩两国对于韩国的祖先,还是比较一致的,其祖先来源于中国。

后来在汉武帝时期,将朝鲜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一直到汉朝瓦解进行三国纷争,中原内乱无暇顾及朝鲜,才开始独立。但是中国文化的浸润已经根深蒂固,并且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到了唐朝时期,朝鲜新罗国统一了朝鲜半岛,并且仿照唐朝的国家制度,后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宋元明清时期,朝鲜一直作为中国的附属国,需要每年接受中国的照顾,一旦受到外国入侵,中国还需要派兵安定。

由此看来,朝鲜半岛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数千年就从来没有真正割裂过,其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间断。但是,从国家经济实力、文化发展等来考虑,中国传统文明一直没有间断,长久处在世界的前列,因此,朝鲜半岛唯有不停地被中国文化所影响。

三、强烈的附属感产生了自卑。

从历史悠久的角度来分析,朝鲜半岛的历史也算是比较优秀,但是,从主权国家来定义,朝鲜半岛作为自主存在的国家,其时期非常短暂,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甚至是其文化,都是依赖于中国而存在。

对于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严重依赖,使得韩国国民在独立以后,有着强烈的渴望,渴望自己能够真正地独立。后来得益于美国的帮助,经济上开始翻身,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上的崛起,也让韩国寻求在文化自信上的大翻身。

但是这种翻身的心态并没有摆正姿态,不是去想着如何发扬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而是寄希望于将发源于中国,并且在中国有着身后文化基础的东西据为己有,用这种剽窃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得逞,反而被世界所耻笑。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根基,对于韩国人想要树立文化自信的心态,作为友好邻邦,我们当然举双手赞成。但是,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而是想要通过不劳而获的手段,这种卑劣的方式,我们只能嗤之以鼻,连争论都懒得和他争论。

来源:藤井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