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至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组织的欧洲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旅游媒体记者及网红博主参访团来到西双版纳,走进葱郁雨林解锁自然生态奥秘,深入傣族生活场景体验民族文化,游茶山访茶厂探寻千年茶文化秘密,用镜头记录下中国西南边
9月16日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在云南昆明开幕
各国媒体代表齐聚春城
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
开幕式上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围绕
合作共赢、惠民利民
相知相亲、守望相助
展示了4组照片
其中有一张照片
记录的是
欧洲参访团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
感受泼水狂欢
9月9日至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组织的欧洲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旅游媒体记者及网红博主参访团来到西双版纳,走进葱郁雨林解锁自然生态奥秘,深入傣族生活场景体验民族文化,游茶山访茶厂探寻千年茶文化秘密,用镜头记录下中国西南边境独特的自然风情。
大家走进傣族生活场景
在欢声笑语与文化盛宴中
触摸西双版纳浓郁的民族底蕴
用文字和镜头书写与这片土地的别样故事
几天的行程中,参访团成员全方位、多角度感受了西双版纳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生活之趣。他们将通过镜头和文字,把在西双版纳的所见所闻分享至欧洲社交平台,让更多欧洲民众了解到中国西南边陲的独特魅力,把属于中国,属于西双版纳的故事说给世界听。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聚焦“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目标,致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强化活动聚力,提升品牌传播影响力。
聚焦傣族泼水节、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特别是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2届(今年将举办第13届),先后有近40个国家的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团体参加,已成为流域各国一个重大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和区域性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持续打造“同泼一江幸福水”国际传播品牌,连续多年邀请东盟国家媒体、海外传播官到西双版纳体验泼水节,近距离感知发展、开放、多元的西双版纳形象。先后联动澜·湄流域国家海外传播官、网红达人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泰国国家电视台等国际媒体开创全州境内外联动直播先河,连续两年海外传播覆盖人群超5000万人次,境内外网络浏览量突破30亿次,有效增强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强化文化交流,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
发挥国家级口岸众多、中老铁路穿城而过的优势,面向东盟国家广泛宣传推广国家互免签证、东盟旅游团入境144小时免签政策,打造西双版纳风情共鸣、寻根访源、文化体验等5个主题18条特色文化体验线路,今年上半年,有26.82万人次海外旅游者到西双版纳旅游,体验文化中国。
今年,紧紧把握第一个非遗春节时机,参与“中老铁路跨国春晚”活动,组织西双版纳文旅企业、文艺院团走进老挝泰国,西双版纳歌曲、舞蹈、特色产品在100多个境内外主流媒体和1万多个社交媒体账号上宣传推广,超过200万海外观众关注“西双版纳专场活动”,浏览量突破5.5亿次,让中国文化沿着中老铁路走向世界。
扩大国际“朋友圈”,深化跨境情感共鸣。
精心打造高端对话平台与多元互动场景,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成功举办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南亚东南亚媒体联盟年会等国际传播活动,开展系列外交官、外媒看西双版纳体验采风活动,办好“中老边民大联欢”当好国际传播枢纽与区域交流高地角色。
近两年,来自全球52个国家400余名学者、官员和媒体走进西双版纳,累计向全网发布信息8200余条,全网浏览量超7亿次,覆盖超30个国家和地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多国驻华使节点赞西双版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效,睦邻友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强化平台建设,扩大海外传播声量声浪。
坚持系统性构建机制贯通、矩阵联动的数字国际传播体系。挂牌成立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西双版纳分中心,依托州、县融媒网、端、微协同联动传播平台,搭建起面向澜·湄流域国家,重点覆盖老挝、泰国的州、县联动海外传播矩阵。积极探索与国际传播院校及机构的交流合作,聘任北大国传学院研究生为西双版纳国际传播推荐官,与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联合开展国际传播内容生产、传播实践活动。
“一带一路”倡议让各国手牵手、心连心,相知相亲。面向未来,西双版纳将充分发挥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与沿边开放平台,持续构建多元包容、互学互鉴的合作空间,让各国友人共享西双版纳的美,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凝聚更多力量。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