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押注英国,逾400亿美元投资涌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6:59 1

摘要: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在9月16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科技巨头将投入超过310亿英镑用于人工智能系统、量子计算计划及其他科技项目。随同特朗普访问的有有多位硅谷名人,包括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OpenAI的Sam Altman,后者也将“星际之门”项目带

微软、英伟达、OpenAI等公司齐出手。

微软公司、OpenAI及其他美国公司宣布了在英国进行数百亿美元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这一系列商业协议的宣布,恰逢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到访该国。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在9月16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科技巨头将投入超过310亿英镑用于人工智能系统、量子计算计划及其他科技项目。随同特朗普访问的有有多位硅谷名人,包括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OpenAI的Sam Altman,后者也将“星际之门”项目带到英国。

这些声明为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加强与美国联系、推动技术增长的努力提供了支持。他已承诺为数据中心提供加速的规划审批,并放宽对电网的接入——英国是欧洲电价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还表示,将开设一个新的“AI增长区”,斯塔默所在的工党认为该数据中心设施将为国家带来就业机会。

“两国现在正携手合作,”英国科学部副部长Kanishka Naraya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其核心不仅仅仅是关注我们‘特殊关系’的历史,更是着眼于我们的未来。”

通过与硅谷达成这些协议,斯塔默避免了采取某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的策略,后者一直在推广本土AI公司,并表明其独立于美国技术的立场。

OpenAI是特朗普于今年1月宣布的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AI基础设施项目的核心。该AI公司已表示将把“星际之门”项目推向其他国家。对于英国的运营,OpenAI及其合作伙伴如Nscale Global Holdings将托管多达约60,000颗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半导体芯片。

其中,OpenAI将考虑在2026年第一季度使用多达8,000颗芯片,并有可能逐步增加到31,000颗。英国的“星际之门”项目将横跨多个地点,包括位于英格拉东北部的一个新“AI增长区”。Narayan拒绝透露各公司将在该项目中投资多少资金。

以下是其他一些已宣布的投资计划:

微软已同意在四年内斥资300亿美元用于英国的AI基础设施及其现有业务——该软件公司称这是其对英国最大的一笔财务承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它将与英国数据中心公司Nscale合作,建造一台拥有超过23,000个先进图形处理单元(GPU)的超级计算机。该超级计算机将设在Nscale位于伦敦附近劳顿的AI园区。英伟达表示,其技术将成为一项总额110亿英镑、投资于英国国内外AI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它正与Nscale和CoreWeave Inc.合作建设新设施,计划到2026年在英国部署120,000颗AI加速器芯片。CoreWeave,这家为OpenAI等公司提供数据中心容量的供应商,表示将在英国投资15亿英镑。它正与英伟达及苏格兰数据中心公司DataVita合作,将其技术部署在DataVita位于查普尔霍尔的一处设施中。该数据中心使用可再生能源,将提供31兆瓦的容量,并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上线。Salesforce,一家客户关系软件销售商,表示到2030年将在英国追加支出20亿美元。这是其2023年宣布的为期五年、价值40亿美元计划的延续。本周早些时候,Alphabet旗下的谷歌表示,将在两年内在英国支出50亿英镑,包括在赫特福德郡开设一个数据中心。贝莱德公司表示将向数据中心投资5亿英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也陪同特朗普访问英国。

英国正加入世界其他国家的行列,努力建设本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即所谓的“主权AI”(sovereign AI)。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将这一趋势视为其未来增长的关键。

尽管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芯片制造商在过去两年销售额已实现飞速增长,但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几家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黄仁勋曾表示,到本十年末,“主权AI”的推动将为AI领域带来高达4万亿美元的支出。

Nscale公司于2024年5月成立,此前曾承诺在三年内向英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25亿美元,包括购买位于埃塞克斯郡劳顿的一处场址。当Nscale在1月宣布劳顿场址时,曾表示该设施可容纳多达45,000颗专为AI设计的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但当时并未披露任何客户。

据此前报道,今年4月,Nscale曾寻求融资27亿美元,以期在与字节跳动公司待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建设AI基础设施。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