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日本新的《外交蓝皮书》出来了,其中针对中国的表述里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在提及经济和外交的时候,将中日关系称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强调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而另一方面在军事领域,则是首次用“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定义中国,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
最近日本新的《外交蓝皮书》出来了,其中针对中国的表述里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在提及经济和外交的时候,将中日关系称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强调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而另一方面在军事领域,则是首次用“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定义中国,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
有一说一,日本人就是这么拧巴,一方面知道中国不会无缘无故揍他们,想要战略示好,但是又知道自己在历史上非常对不起中国,所以害怕中国报复,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威胁。这种拧巴心态,和澳大利亚“增加军费保护中澳贸易线路不被中国威胁”的本质是一样的。
首先,日本经济高度依赖于中国,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24%,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其最大贸易伙伴,日企在华分支机构达3.2万家,对华投资收益率高达18%,远超欧美市场。
二来,日本对美战略依附已演变为深入骨髓的“同盟依赖症”。从1951年《旧金山和约》到2025年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本始终在“被保护者”角色中寻求安全感。防卫省同期发布的《东亚安全评估报告》将中国军力发展渲染为“生死存亡威胁”,推动九州部署12式反舰导弹直接对准我们的沿海。
这种“经济上拥抱,安全上敌视”的双轨策略,既是日本精英层认知分裂的体现,也是其试图在中美间实施“风险对冲”的战略赌博。最后导致其外交决策的“分裂”:当美国要求提高军费分担比例时,日本2025年防卫预算飙升至GDP的2.3%约1000亿美元,却同步推进对华绿色能源合作项目。
当然了,日本的问题比澳大利亚还要更严重一些,他们对华认知长期存在“矛盾修辞”,从自明治维新提出“脱亚入欧”口号起,日本就陷入“亚洲国家”与“西方列强”的双重身份撕裂。这种历史基因在当代演化成“经济依赖亚洲,安全依附西方”的畸形结构。最终形成了今年这份抽象的《外交蓝皮书》。可以说当前日本外交“战略互惠”与“最大威胁”的荒诞并置,本质是未能彻底清算殖民历史的必然产物。
不过你要是问我觉得日本倾向于哪个?我觉得是后者。日本面对“东升西降”的百年变局,日本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焦虑。他们现在的目标,大概是维持和中国经济往来的同时,借助美日同盟甚至和北约的同盟关系强化军事存在,这种“吃饭砸锅”策略本质上是在转移国内矛盾,并为扩军备战制造借口。
日本外交的撕裂性本质是旧安全观与新发展观的激烈碰撞。要突破这种困境,需要其正视三个基本现实: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美国霸权不可逆转的相对衰落以及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必然形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9日记者会上严正驳斥日方文件,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中日关系”需要日方校准战略认知,停止“拉一派打一派”的权谋操作,并回归历史正义正视自己的侵略罪行。对日本来说,活路只有这一条,除此之外的所有行为,都不过是灭亡之前的挣扎。甚至有可能让灭亡的那一天加速到来。
来源:白杨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