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三清洞之战:洞内千余越军无一生还,解放军战后上报歼敌零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16:00 1

摘要:在胡志明时代,位于谅山市西郊的三清洞是越南高级干部的疗养圣地。这所疗养院内部设施完备空间巨大,在地下坑道最宽处可以并排行驶2辆卡车。

胡言者说/文

我军视角的三清洞

在胡志明时代,位于谅山市西郊的三清洞是越南高级干部的疗养圣地。这所疗养院内部设施完备空间巨大,在地下坑道最宽处可以并排行驶2辆卡车。

三清洞还设有多个入口,通向大小石山,除此之外还通向谅山机械厂和谅山发电厂。因此,三清洞又被用作军事用途。

北越政府成立后,按照防核标准在这里修筑了地下工事,用做越军备用指挥中心。在抗法战争期间,三清洞以及附近地带用做北越军队的临时指挥中心。

被摧毁的谅山市区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谅山战役中,越军1000多人本想利用三清洞工事固守待援,但最终被我军彻底摧毁。

在战斗中,我军多次劝降无果,因此在洞口堆积了缴获的越军炸药和榴弹炮数百公斤炸药,采取最后手段。

3月2日下午,随着一声巨响,洞口被炸塌,山体滑坡掩埋所有出口。洞内越军因缺氧、高温及心理崩溃,最终全部死亡。

洞内越军无一生还,我军战后却上报“歼敌零人”,因洞内无活口可统计。

此役过后,有越南国际法专家声称“中国有违战争伦理”,但这一切的结果其实是越南方造成的。

奇穷河大桥

3月1日,从我军万炮轰炸谅山开始,就一直有所保留。炮击的目标限制在奇穷河北岸的越南工事、仓库和指挥所,对于通过奇穷河大桥的的部队并没有赶尽杀绝。

因为奇穷河南岸为谅山市民用区,中方遵循国际战争法原则,未将炮火延伸至居民区。

我军向市区冲锋时,都会先让俘虏喊话,以求瓦解其战斗意志。我军的善良换来的却是越军的固守待援,他们不但拒绝投降,还射杀俘虏,手段令人发指。

喷洒化学武器

3月2日,我军在谅山西郊三清洞机械厂附近搜索时,遭到三清洞前迫击炮炮击。炮击后大家都没有太在意,因为炮弹并没有太大的伤害,只有一些黄色的浓烟生成。

不久之后,闻过那些黄色烟雾的战士们开始有了反应。他们发烧、呕吐、呼吸困难,有的甚至陷入昏迷。这时,他们才想起战争前上过化学防护课,但为时已晚。

原来战争期间,为了能够获胜,越南动用了当年美国遗落在越南的化学武器。

许世友

东线指挥部的许世友将军向中央军委提交《关于越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紧急报告》,建议“以核反击回应化武袭击”。

邓小平批示:“严禁升级使用非常规武器,但需以常规手段实施惩罚性打击。”

我军紧急调拨5000套防毒面具至前线,成立机动防化分队(配备喷淋车、中和剂喷洒装置)。

并派出55军163师489团1营攻占三清洞。

我军炮兵

我军先集中246门130火箭炮群对地表阵地实施30分钟急袭。这次急袭一共消耗1.2万发弹药,摧毁越军3辆坦克和4个高射炮阵地。

与此同时,我军又攻打谅山大桥和附近的制高点,断了越军的突围念想,就此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此时,越军采取龟缩之态。要知道三清洞的弹药和粮食储备十分充足,条件允许的话,越军可以在里面待个两三年都不成问题。

我军趁敌人躲入三清洞坑道,用59式坦克搭载步兵突击队冲击洞口,但遭越军提前设置的反坦克地雷封锁。

我军使用火焰喷射器

强攻不行,我工兵部队开始出动。他们使用58式火焰喷射器,对洞口实施持续灼烧,洞内温度升至80℃。

三清洞内顿时热浪四起,一股烧焦的气味弥漫开来。有的越南士兵开始动摇,甚至想要出来投降。但被洞内的越南军官当场打死,以儆效尤。

越军眼看自己将被烤熟,他们又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最后一击。他们从通风管道释放芥子气弹(含二氯二乙硫醚),导致我军127名官兵中毒失明,其中23人因呼吸衰竭死亡。

我军紧急调拨5000套防毒面具,工兵部队使用54式喷火器(燃料含白磷)反向灌入通风口,形成“毒气逆流”,致越军地下医院500余人伤亡。

防毒面具

我军眼见越军冥顽不灵,对他们下了最后通牒。愤怒的工兵将缴获的6公斤TNT炸药与122毫米榴弹炮高爆弹(单发装药18公斤)组合,形成“TNT+高爆药”混合爆破单元。他们还在主洞口堆砌3层爆破单元,采用“十字形”布药法,确保冲击波穿透岩层。

在没有越军走出三清洞投降后,工兵点燃了炸药。顿时,三清洞天摇地动,整个谅山地区都有震感。

我军原本打算,等待洞内温度降低后再打扫战场,顺便盘点一下越军的死亡人数,但大爆炸把整个三清洞全部炸塌,里面的敌人和设备也全部被掩埋。

黎笋

战后,我军估计全歼洞内越军第3师12团残部及特工队约1000人,但越军坚称“全员撤退”。55军为避夸大之嫌,最终上报歼敌数为零。

十几年后,越军总参谋长文进勇才承认三清洞失守是“战略失误”。黎笋亲自视察三清洞残骸后感叹:“中国军队用喷火器和炸药,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坑道战。”

此战展现了我军“攻心为上、攻坚为辅”的战术原则,但也因使用爆破手段引发争议。越军国际法专家批评此举“违反战争伦理”,但我军认为越军使用毒气弹已突破底线。

越军俘虏

实际上,我军一直在保持克制。在战争初期,我军就通过高音喇叭循环播放越南语劝降内容,承诺“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并散布传单展示阵前投降的越军士兵照片。

3月2日,我军广播车在距三清洞口500米处播放劝降信息时,遭越军122毫米榴弹炮覆盖射击,3名操作员当场牺牲。

3月3日,越军军官将劝降俘虏绑缚于洞口铁丝网上,用刺刀割断其四肢并焚烧尸体,高呼“中国佬的仁慈是软弱”。

我军还通过中越边境侨领联系越南籍华人,选拔12名熟悉越军内部关系的说客,携带保证书(承诺保留财产、不追究政治责任)进入三清洞。

3月4日,说客小组在洞口被越军第3师巡逻队截获,证件遭撕毁并遭殴打。之后,越军将说客关入地下水牢,施以“倒吊灌水”酷刑,逼迫其承认“解放军间谍”身份。

3月5日凌晨,越军在洞内广场用机枪扫射说客小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仅1人逃脱。

越军射杀劝降者、残害平民的行为,被联合国认定为“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1981年国际军事法庭缺席审判越军第3师师长裴广申,判处终身监禁。

这场战役后,越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河内当局此后放弃“北进战略”,转为边境游击袭扰。

我军首次大规模使用定向爆破歼灭洞穴工事,为后续老山、者阴山战役提供经验。

三清洞战斗虽因数据争议未载入官方战史,但其战术价值与精神震慑力无可替代。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