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婴幼儿的这些表现,或是佝偻病的征兆!家长注意到了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5:31 2

摘要:婴儿出汗多,是不是天气热?腿有些弯,是不是睡姿不好?牙长得慢,是不是晚长?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有时候是身体在悄悄发出信号。佝偻病,就是其中一个家长很容易忽略的“幕后推手”。

婴儿出汗多,是不是天气热?腿有些弯,是不是睡姿不好?牙长得慢,是不是晚长?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有时候是身体在悄悄发出信号。佝偻病,就是其中一个家长很容易忽略的“幕后推手”。

说到佝偻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是老一辈才有的吗?现在营养这么好,怎么还会有?”但事实是,维生素D缺乏依然是现代婴幼儿健康中的一个“隐形杀手”。它不像发烧咳嗽那么明显,但后果却可能更深远。

如果你发现宝宝晚上容易惊醒、睡觉时头出很多汗,不妨多留个心眼。这种夜间盗汗,尤其是在没有感冒发热的情况下反复出现,是佝偻病早期的常见表现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正常,出汗的部位和时间点,透露着身体的秘密。

有些宝宝头发掉得特别快,尤其是后脑勺一圈,“像被剃了一圈头发”一样,这种枕秃并不总是“摩擦”造成的。维生素D不足,会让宝宝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频繁摇头,进而出现枕秃。

再看骨骼发育。如果宝宝学坐、学站的时间明显落后同龄人,或者坐着总是软塌塌的,腿一站就打弯,这种肌张力低的状态,也可能是骨骼钙化不良的信号。骨头软,支撑力自然就差。

还有一个细节,很多家长根本没当回事:出牙晚。大家总觉得“别人家孩子10个月长牙,我们家1岁才长,也挺正常”,但如果一直没动静,或者牙齿排列异常,背后可能是钙和维生素D代谢出了问题。

有些宝宝的额头逐渐变得高高鼓起,“像小外星人”,其实这是颅骨发育异常,又称“方颅”——一种典型的佝偻病症状。不是颜值问题,而是骨骼发育在“喊救命”。

胸骨中段凸起、肋骨一圈摸起来像“串珠”,这被称为肋骨串珠。虽然听起来可爱,其实是肋骨软化之后因为呼吸牵拉导致的病理性变化。不是“发育快”的表现,而是骨头变形。

腿部的变化也值得注意。有些宝宝走路后膝盖向内靠,形成“X型腿”;有些则是向外分,成为“O型腿”。这种腿型不是“长得慢”的问题,而是骨骼在发育时就缺乏支撑,开始变形。

严重缺乏维生素D时,还可能影响骨盆的发育,造成骨盆变形。这对婴幼儿来说看似遥远,但一旦形成,未来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期都可能带来隐患。骨架基础在童年,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骨骼,维生素D还在调节免疫、神经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长期不足可能导致宝宝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生病。不是“体质差”,而是身体连基本的防线都没建好。

别忘了,维生素D的合成有个非常关键的条件,就是日晒。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身体才能自己合成维D。每天晒太阳不少于15~30分钟(避开紫外线最强的中午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宝宝长期待在室内,出门也全副武装、严防死晒,一层帽子、一层遮阳布,连脸都不见阳光。缺乏自然光照成了现代城市宝宝的“新问题”。

有些家长想通过食补来解决,比如多吃肝、蛋黄、鱼类。但这些食物中维D含量并不高,而且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靠饮食补充的效率远远不够

母乳虽然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但维生素D含量非常有限。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没有其他补充渠道,更容易面临维D缺乏的风险。这个知识点,很多妈妈不知道,甚至觉得母乳就能包打天下。

既然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是不是所有宝宝都需要补维D?简单来说,6个月以内的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应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口服维生素D。这个建议来自中国儿科权威机构,多年来未曾改变。

维D不是补得越多越好。过量补充维生素D也可能带来问题,比如食欲下降、便秘、恶心等。家长一定要掌握好量,按年龄、体重和医生建议来补充。

有些地方有晒太阳的传统,比如云南少数民族习惯每天抱着孩子在户外晒背。其实这是很科学的生活方式。自然晒太阳本身就是预防佝偻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键是要晒得对。

晒太阳时别隔着玻璃,紫外线穿不过玻璃窗。也不要只晒手脚,皮肤暴露面积越大,合成维D的效率才高。像脸、手臂、小腿这些部位都可以适当暴露在阳光下。

宝宝活动量也不能忽视。缺乏运动会加重骨骼发育问题。多趴、多翻、多爬,不仅能锻炼肌肉,还能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不要总是抱着、坐着或放在婴儿车里。

如果全家都不重视这些信号,任由维生素D缺乏发展下去,等到骨骼变形、身高受限、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干预才能恢复了。早期识别和预防,才是对宝宝最好的守护。

所以说,别小看那些“出汗多”“头发掉”“牙长晚”“腿不直”的小细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表现,都有可能是佝偻病在悄悄冒头。家长每天最懂孩子的状态,最有机会早发现早干预。

健康的骨架,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基础打得牢,长高长壮才有底气。别等问题明显了才后悔没早知道,孩子的成长窗口期就那么短,错过了就不再回来。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艳,张婷.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现状及其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6(18):4222-4225.

2. 陈红,刘丽.维生素D在婴幼儿骨骼发育中的作用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120-123.

3. 李欣,周建霞.佝偻病的早期识别与家庭预防要点[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7):785-788.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