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刷到这条弹幕,我直接笑到邻居敲门——“蜜雪冰城柠檬片隔夜都够资格上315,不知道某贝直播间那盆切好的肉、那把拆袋的菜,已经算几朝元老?”笑完心里咯噔一下,便宜饮料用隔夜柠檬被央媒追着打,贵价预制菜反倒成了“精致生活”,这剧本谁写的?
刷手机刷到这条弹幕,我直接笑到邻居敲门——“蜜雪冰城柠檬片隔夜都够资格上315,不知道某贝直播间那盆切好的肉、那把拆袋的菜,已经算几朝元老?”笑完心里咯噔一下,便宜饮料用隔夜柠檬被央媒追着打,贵价预制菜反倒成了“精致生活”,这剧本谁写的?
315那天,蜜雪冰城被拍到柠檬片常温藏操作台底下,第二天接着泡进4块钱一大杯的冰水里,网友一边骂一边排队:“自己冰箱里的柠檬还放三天呢,四块钱要啥自行车?”结果人家股价不跌反涨,热搜挂成免费广告。
转头看某贝,主播在镜头前把一袋袋颜色发暗的牛肉、边缘卷边的生菜摆成花,弹幕齐刷刷刷“新鲜”“高端”,偶尔飘过一句“这肉拆封第几天”,管理员手速堪比电竞选手,瞬间拉黑。
有人蹲了三天直播,拿手机录屏,把切片牛肉拼回完整一块,颜色从鲜红变暗褐,至少跨越48小时;蔬菜筐里那片黄叶,第一天右上角,第三天左下角,像在玩大家来找茬。
去问客服,人家甩检测报告,日期打码;问门店,回复“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冷链保证安全”。冷链是真好,可没谁回答我:到底切完几天才上桌?
更魔幻的是,蜜雪冰城出事,评论区全民玩梗“雪王别哭”;某贝被质疑,群里立刻有人跳出来教育“别拿路边摊标准要求高端供应链”。我寻思柠檬才值几个钱,真鲜肉高价菜反倒金贵得说不得?隔夜柠檬能上热搜,隔日预制肉就是“行业常态”,这双重标准也太丝滑了吧。
行,既然都说便宜没好货,那咱就按价格算保质期:4块柠檬水隔夜算“重大事故”,四十块一盘预制菜放三天是不是得叫“良心保鲜”?要不以后超市标签直接写“建议食用时间:看售价决定”——单价个位数,12小时报警;单价两位数,48小时起步;破百直接按“年份原浆”处理,越陈越香。
网友去蜜雪冰城买了杯柠檬水,店员当面“咔嚓”切了两片鲜黄柠檬,咧嘴一笑:“姐,今天的新鲜,放心喝。”大家瞬间懂了——当消费者把标准降到“只要当天切就行”,品牌自然有动力真给你现切;反过来,若我们对着高价预制菜还自我催眠“高端工艺”,那人家干嘛费劲给你真新鲜?毕竟,这年头,良心和柠檬一样,都是看我们愿意给多少钱、多少关注,才决定它过不过夜。
来源:永远的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