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王琦团队以痰湿体质为研究对象,在国际知名期刊《细胞发现》(CellDiscovery)发表题为《珀氏解黄酮菌及其产物植物鞘氨醇的减少会使痰湿体质的人易患代谢紊乱》的研究论文。文章首次揭示痰湿体质人群肠道菌
(特约通讯员刘慧)特约通讯员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官网了解到:《细胞发现》刊发北中医王琦院士团队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王琦团队以痰湿体质为研究对象,在国际知名期刊《细胞发现》(CellDiscovery)发表题为《珀氏解黄酮菌及其产物植物鞘氨醇的减少会使痰湿体质的人易患代谢紊乱》的研究论文。文章首次揭示痰湿体质人群肠道菌群失衡与代谢紊乱的深层关联,并锁定了一种关键肠道细菌——珀氏解黄酮菌(Flavonifractorplautii,F.plautii)及其代谢产物植物鞘氨醇(phytosphingosine),其减少使痰湿体质人群更易患代谢紊乱。
痰湿体质是中医九种体质类型之一,以皮肤油腻、腹部肥满松软、胸闷、舌苔厚腻等为特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痰湿体质人群代谢紊乱(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风险显著升高,甚至代谢指标正常者仍存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但其内在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
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影响全身生理和病理状态,成为解析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切入点。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其衍生的代谢物参与宿主代谢。先前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代谢物在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琦团队和其他科研人员此前已经报告了痰湿体质者具有独特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然而,肠道细菌和相关代谢物是否与痰湿体质个体易感代谢紊乱有关仍有待揭示。
该研究通过对167例痰湿体质和42例平和体质的多组学分析发现:痰湿体质人群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变,特征性有益菌F.plautii丰度降低,血清中phytosphingosine水平下降,且这一现象在代谢指标“正常”的痰湿体质者中已存在。动物实验证实,移植痰湿体质者菌群可诱发小鼠肥胖、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而补充F.plautii或phytosphingosine能逆转代谢异常。机制上,phytosphingosine通过激活肝脏PPARα受体,上调脂肪酸氧化与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从而维持代谢稳态。该研究首次明确了痰湿体质易感代谢紊乱的微生物—代谢分子机制。
该研究为中医体质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推动中西医在代谢病防治中的深度融合。临床层面,检测F.plautii丰度或phytosphingosine水平可作为代谢异常早期预警标志,而开发靶向F.plautii的益生菌制剂或植物鞘氨醇补充剂,有望成为“治未病”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细胞发现》创刊于2015年,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集团出版,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办,是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期刊。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