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永康原定于10月6日举办的中秋演唱会近日被紧急叫停,大麦网也已全面下架其票务信息,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或许还记得,苏永康曾因涉毒被警方查处,并一度进入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是不折不扣的劣迹艺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自律公约,对涉毒、涉赌、涉黄等违法失德艺
苏永康原定于10月6日举办的中秋演唱会近日被紧急叫停,大麦网也已全面下架其票务信息,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或许还记得,苏永康曾因涉毒被警方查处,并一度进入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是不折不扣的劣迹艺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自律公约,对涉毒、涉赌、涉黄等违法失德艺人,一贯采取“零容忍”态度,其公开演出及各类节目均不得播出或举办。此次演唱会叫停,正是这一政策的严格执行。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处罚是否过于严厉?是否应该给改过自新者重返舞台的机会?但我们更应认识到,艺人并非普通职业,他们作为公众人物,承担着传播真善美、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年轻群体更易受到偶像行为的影响,一旦出现偏差示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难以估量。因此,对艺人设立更高标准的道德和行为要求,并非苛责,而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
普通人涉毒后,若诚心改过、完成戒毒,仍可回归社会正常生活与工作,社会也应给予包容和支持。但艺人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更关系到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一旦触碰法律与道德底线,就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演艺生涯的终结。这正是“一次涉毒,终身禁演”背后的逻辑。
苏永康原本是一位极具实力的歌手,其音乐作品也曾深受欢迎,如今因过往错误无法继续登台,确实令人惋惜。但正是这样的严格处理,才能切实警示整个行业:艺人必须珍惜自身影响力,恪守道德与法律底线,绝不可心存侥幸。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清朗文艺环境,真正实现文艺工作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
来源:照理拍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