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3次支持西贝图什么?网友扒出真相,他2年前就已布局预制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09:54 1

摘要:最近,关于西贝预制菜的事件闹得挺热闹,消费者完全没想到,号称“健康抓住要点,主食选莜面”的西贝,竟然用的都是预制菜。

最近,关于西贝预制菜的事件闹得挺热闹,消费者完全没想到,号称“健康抓住要点,主食选莜面”的西贝,竟然用的都是预制菜。

更让人吃惊的是,就在全网对西贝展开“讨伐”的时候,一个本该站在消费者这边的人,却三番两次出来支持西贝,他就是于东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于东来接连三次站出来支持西贝呢?他到底想获得啥好处?

西贝事件

9月10日,罗永浩发的一条微博突然引起了不少关注,他晒出了自己在西贝点的13道菜,还说没有一样是现做的,特别是那句“又贵又恶心”,一下子戳中了不少吃货的敏感神经。

评论区立马沸腾起来,网友们接连发声控诉,有人说在西贝遇到冷冻菜或是加热过的菜肴,更有人拿出儿童套餐里的“骨头”照片,甚至还有人发了“苦涩发霉的西兰花”图,大家都觉得不靠谱。

没想到舆论发展得这么快,第二天,西贝的董事长贾国龙亲自出来回应,一时间引起了不少关注。

他不仅坚决否认用过任何预制菜,还直截了当说要起诉罗永浩,公开曝光罗的消费记录,并称他是“网络黑嘴”。

这话一出,不但没有平息争议,反倒让怒气越烧越大。9月12日,罗永浩在直播中奋力回击。

他不仅再次强调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而是提出要公开透明,还悬赏10万元披露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确凿证据。

在直播里,他总是带着隐晦的意味在挖苦贾国龙,说他“脑袋有毛病”,还直言“这不叫餐饮,简直就是在骗人”。

这会儿,西贝开始搞公关,打算澄清自己清白,他们在全国门店搞了个后厨开放,既让顾客随意参观,还安排了直播烹饪,让人看得更明白是现做现炒,结果却反倒弄巧成拙。

记者一进去后厨,看到的细节让人大吃一惊:鸡汤居然是用水兑的汤包,西兰花也是冷冻的,而羊肉的保质期竟然长达两年。

有的厨师在炒菜时戴着手表,有的没有证照就忙活,甚至还有店铺被拍到把下水道里的勺子捞出来之后继续用,特别是儿童套餐被曝光之后,引得不少家长群情激愤。

“一岁的宝宝吃着两岁的西兰花”这话题一出,立马在社交平台上火得不行,成了大家调侃的热点话题。

9月13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声,新华社的标题很有分量:

“就算你预制的我也不怕,真正怕的是你不告诉我”

人民日报还补充说,预制菜的界定挺模糊的,行业规定也不一样,消费者对它的理解还会搞错。

两大官方媒体的立场挺清楚,消费者关心的不是打压所有的预制菜,而是想要知道真相,拥有知情权。

到了9月14日,人民日报又一次表态,强调“透明才是出路”。

虽然文章没有直接提到名字,但从内容里可以感觉到,基本上是在呼应罗永浩关于“标注预制菜”这个想法。

不过在这个行业中,倒是出现了少见的“集体站队”情况,半山腰、巴奴、叮叮懒人菜这些餐饮品牌都纷纷支持西贝,觉得消费者对预制菜其实有些误解。

信良记董事长李剑甚至出价20万悬赏,想要挑战大家找出一家完全不 reliance on 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连锁餐饮店。

他在直播里坦率说,预制菜就是为了提速提效,不可能再回到“现杀现炒”的那会儿。

直到9月15日,西贝也没办法了,只好公开道歉,公布整改措施,保证那8道菜会现场做,换成更安全的大豆油。

罗永浩表示不会再追究诽谤的起诉,他说放过西贝,是为了考虑到1.8万名员工的生计。

就在这些事情还没完全平息的时候,于东来的三次发声,让整个事情出现了新的变化。

于东来三次力挺西贝

9月12日,他说“感谢西贝、海底捞能给大家带来美味又放心的饭菜”,这话一出,网友们纷纷反应强烈,怀疑他是在帮西贝撑场子洗白。

13号那天,他再次表态,提到企业确实遇到困难,西贝也不是故意隐瞒什么。

15号那次,他语气明显软了点儿,表示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西贝,但也要体谅企业遇到的难题。

他三次表态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网友们都骂他“站错了阵营”,指责他用自己的信誉为西贝背书。

那么到底是啥让于东来这么做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2023年,许昌市政府发布的一篇地方政务文章:

许昌市正在全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水平提升,力求实现快速发展。

文章里明确指出,预制菜将成为未来餐饮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许昌市也有志于把中部地区打造成预制菜产业的高地。

胖东来作为许昌的标志性商圈品牌,这份政策文件里提到,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加入预制菜产业链,推动产品标准化、冷链物流和品质监管的落实。

胖东来作为这片地方的招牌,早就有可能被列入预制菜产业的试点项目了。

换句话说,胖东来不仅仅是个老板,还是这地区产业整体布局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是真的预制菜遭遇全网质疑,甚至被贴上欺骗的标签,这不只是西贝一家的事,也会对整个区域的政策推进和市场信心造成影响。

他的表态,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挺护盘的。

还有个细节得说说,今年8月份,许昌市刚和几家预制菜企业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想搞个“千亿级产业链”。

而胖东来之前就牵头做了一些关于冷链仓储和食品配送的试点项目,虽然这些消息散落四处,但一串联就能明白,为啥于东来在西贝那次风波中会表现得特别“热心”了。

他其实并不了解舆情,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支持产业这边的利益。

这做法的代价其实挺大的,本来他在消费者心里几乎就是商业良心的象征,现在却被批评和资本站在一边,这对他的品牌影响挺深的。

结语

这事看起来像是个关于“预制菜”的争议,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产业政策之间的一场博弈。

西贝这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主要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消费者最在意的地方:被隐瞒信息、被误导、被价格欺骗。

这次风波最终走向如何,没人能猜得透,但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一点,透明不仅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行业的必答题目。

来源:下弦YT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