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制天然气也被称为煤气化转化,通常指采用已开采原煤,经过煤化工流程后生产的天然气。中国的能源结构具有“富煤、少油、缺气”的特点。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资源。目前成熟的煤气化技术主要为: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气流床气化技术
一、煤制天然气行业概况
煤制天然气也被称为煤气化转化,通常指采用已开采原煤,经过煤化工流程后生产的天然气。中国的能源结构具有“富煤、少油、缺气”的特点。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资源。目前成熟的煤气化技术主要为: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气流床气化技术。
二、煤制天然气行业产业链
煤制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煤炭开采与洗选、气化剂、相关设备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出的原煤经洗选后可作为煤制天然气的原料;气化剂与煤炭在气化过程中发生反应,是煤制天然气生产的重要辅助原料;相关设备包括气化炉、反应器、净化设备、甲烷化反应器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与化工原料等领域。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三、煤制天然气行业产能现状
由于我国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煤制天然气成为能源行业转型的重要探索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大力推进煤制天然气发展,以解决能源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和煤炭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年我国煤制天然气产能增长明显,2023年产能为74.55亿立方米/年,是最大的煤制天然气规划、生产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化水平总体处于世界首位。
四、煤制天然气行业竞争格局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不同阶段煤制天然气项目接近70个,但已投产的项目只有4个,这4个已投产运行项目中,除了汇能鄂尔多斯一期项目的产品为LNG,采用槽车运输外,其他3个项目均为气态天然气产品,并进入长输管线输送;并且大唐克旗、庆华伊犁、汇能鄂尔多斯的一期项目均已具备高负荷运行能力,而浙能新天伊犁示范工程项目因受制于天然气管网接收量和接收价格的限制,生产负荷有较大波动。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煤制天然气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报告目录:
第1章 煤制天然气概念界定及发展环境剖析
1.1 煤制天然气行业的概念界定及统计口径说明
1.1.1 煤制天然气的概念界定
1.1.2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特征
1.1.3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1.1.4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口径说明
1.2 煤制天然气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1 行业监管体系
1.2.2 行业规范标准
1.2.3 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及重点政策解读
(1)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行业发展重点政策解读
1.2.4 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汇总及解读
(1)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汇总
(2)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解读
1.2.5 政策环境对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3 煤制天然气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1 宏观经济现状
(1)GDP
(2)工业增加值
(3)固定资产投资
1.3.2 宏观经济展望
1.3.3 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1.4 煤制天然气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4.1 中国人口环境及结构分析
1.4.2 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1.4.3 煤制天然气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整体节能减排现状及目标分析
(2)各种能源排放比较分析
1.4.4 煤制天然气发展有助于环节能源安全压力
1.5 煤制天然气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煤制天然气工艺流程
1.5.2 煤制天然气工艺类型
1.5.3 主流煤制天然气工艺应用分析
1.5.4 煤制天然气技术开发现状
(1)国外技术开发现状
(2)国内技术开发现状
1.5.5 煤制天然气相关专利的申请及授权情况
1.5.6 煤制天然气工艺发展新方向
1.5.7 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6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2章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2.1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2.1.1 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总量
(1)中国能源生产总量
(2)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2.1.2 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
(1)中国能源生产结构
(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2.1.3 中国能源进口情况分析
2.1.4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及未来趋势预判
2.2 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2.2.1 煤炭供需平衡分析
(1)煤炭产量分析
(2)煤炭进出口分析
(3)煤炭消费分析
(4)煤炭供需平衡分析
2.2.2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1)电煤价格并轨改革分析
(2)主要煤种价格走势分析
2.2.3 煤炭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煤炭行业销售收入
(2)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煤炭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煤炭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煤炭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2.2.4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2.5 煤炭行业发展对煤制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2.3 天然气行业发展分析
2.3.1 天然气供需平衡分析
(1)天然气产量分析
(2)天然气进口分析
(3)天然气消费分析
(4)天然气供需平衡分析
(5)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2.3.2 天然气管道运输发展分析
(1)天然气管网建设现状
(2)天然气管网建设规划
2.3.3 天然气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天然气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2)天然气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天然气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天然气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天然气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2.3.4 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3.5 天然气行业发展对煤制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2.4 煤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2.4.1 传统煤化工发展分析
(1)传统煤化工产品产量分析
(2)传统煤化工产品进出口分析
(3)传统煤化工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2.4.2 新型煤化工发展分析
2.4.3 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历程
3.2 煤制天然气行业产业链全景解构
3.3 煤制天然气项目工程汇总
3.3.1 在建项目汇总
3.3.2 投产工程汇总
3.3.3 规划工程汇总
3.3.4 已核准工程汇总
3.4 煤制天然气行业产能分析
3.4.1 现有产能
3.4.2 规划产能
3.5 煤制天然气行业产量分析
3.5.1 投产项目产量
3.5.2 重点项目产量
3.6 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营现状分析
3.7 煤制天然气投资成本及经济性分析
3.7.1 煤制天然气建设成本分析
3.7.2 煤制天然气不同工艺成本分析
(1)碎煤固定床加压气化工艺生产成本
(2)水煤浆气化工艺生产成本
(3)粉煤加压气化工艺生产成本
3.7.3 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7.4 煤制天然气项目经济性分析
3.8 煤制天然气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3.8.1 与各地天然气比较
3.8.2 与进口LNG比较
3.8.3 与进口LPG比较
3.8.4 与其他煤化工产品比较
3.9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煤制天然气重点项目介绍及发展现状解析
4.1 煤制天然气项目整体发展状况解读
4.2 神华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3 大唐国际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4 新汶矿业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5 中海油、大同煤业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6 内蒙汇能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7 庆华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8 神东天隆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9 中电投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10 华能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4.11 广汇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分析
第5章 煤制天然气行业下游消费需求增长潜力分析
5.1 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需求
5.1.1 煤制天然气消费市场定位
5.1.2 煤制天然气市场容量测算
5.2 中国城市燃气领域煤制天然气需求前景
5.2.1 城市燃气供给结构分析
(1)城市燃气供给结构现状
(2)城市燃气供给结构预测
5.2.2 城市燃气消费市场分析
(1)天然气消费分析
(2)液化石油气消费分析
(3)人工煤气消费分析
5.2.3 城市燃气用煤制天然气需求增长潜力分析
5.3 中国天然气汽车领域煤制天然气需求前景
5.3.1 天然气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1)天然气汽车概述
(2)天然气汽车经济性分析
(3)天然气汽车数量及预测
(4)加气站数量及预测
(5)天然气汽车发展前景
5.3.2 汽车领域煤制天然气需求增长潜力分析
5.4 煤制天然气设备需求前景
5.4.1 煤制天然气设备需求规模分析
5.4.2 煤制天然气设备主要生产商分析
5.4.3 煤制天然气关键设备国产化现状
5.4.4 煤制天然气设备需求趋势分析
5.4.5 煤制天然气设备需求增长潜力分析
第6章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
6.1 煤制天然气发展因素分析
6.1.1 煤制天然气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6.1.2 煤制天然气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6.2 煤制天然气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6.3 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6.4 煤制天然气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6.4.1 产业风险
6.4.2 技术风险
6.4.3 市场风险
6.4.4 环保风险
6.4.5 其他风险
6.5 煤制天然气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6.6 煤制天然气行业投资价值及投资机会分析
6.6.1 投资价值分析
6.6.2 投资机会分析
6.7 煤制天然气可持续发展建议
来源:华经情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