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皆以成败论英雄,殊不知成败之间,那一段跋涉的路程,才是真趣所在。登顶固然可喜,而攀援时的汗流浃背,喘息时的云气吞吐,岩缝间偶遇的野花,半山亭中与樵夫的闲谈,皆比那山顶的一瞥更为珍贵。
生活就是这样,别人看的是结果,而我享受的是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几人为我喝彩,但这个过程却自有其妙处。
世人皆以成败论英雄,殊不知成败之间,那一段跋涉的路程,才是真趣所在。登顶固然可喜,而攀援时的汗流浃背,喘息时的云气吞吐,岩缝间偶遇的野花,半山亭中与樵夫的闲谈,皆比那山顶的一瞥更为珍贵。
过程之精彩,原不在他人眼中,而在自己心头。
春日的花园里,蝴蝶幼虫正用纤细的丝编织茧房。人们往往惊叹于彩蝶破茧的绚烂,却忽略了茧内那些漫长而沉默的蜕变——虫蛹在黑暗中调整每一寸躯体,让体液流经新生的翅脉,这缓慢而艰辛的过程,本身便是生命最动人的诗篇。人生亦然,真正的美好从不在某个辉煌的节点,而在逐梦路上的每一道褶皱里。
历史长河中,那些被铭记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成功"二字。
司马迁忍辱负重二十载,在竹简上刻下每一个斑驳的字迹时,《史记》的价值早已超越“完成"本身。他在李陵之祸后的深夜里握笔的颤抖,在遍访古迹时踏破的草鞋,在烛火下反复删改的墨迹,这些构成了"史家之绝唱"的血肉。正如王羲之在兰亭畔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岁月里,每一道波折的笔触都是对书法的朝圣,而当《兰亭序》偶然落成,不过是过程馈赠的一朵浪花。
现代文明的丰碑下,藏着无数未被铭记的过程之美。
尼采说:"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终要失去它。"生命的慷慨,正在于允许我们在过程中尽情舒展,像一棵树扎根泥土时不必追问年轮的形状,像一条河奔流入海时不必计算浪花的数目。
站在岁月的长河边回望,那些让我们眼眶发热的,从来不是某个耀眼的结局——是母亲在厨房炒菜时飘起的菜油味,是父亲在书桌前读书的台灯,是自己在日记本上写下的第一篇日记。我们总在追赶着成功的刻度,但却忘了生命最本真的美,忘了藏在晨跑时掠过耳畔的风,忘了藏在读书时划过纸页的目光,忘了藏在为理想跋涉时磨出的茧子。这些便都是过程的馈赠:我们在跋涉中成为风景,在追寻中遇见自己,而所有的答案,都在每一步的呼吸里,在每一个的过程中。
来源:江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