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69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7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3:10 1

摘要:“吃饭七八分饱,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几乎成了国人餐桌上的座右铭。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放在年轻人身上,或许还说得过去。一旦年纪过了69岁,这条“黄金法则”,可能不仅不合适,甚至会害人。

“吃饭七八分饱,活到九十九”,这句老话,几乎成了国人餐桌上的座右铭。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放在年轻人身上,或许还说得过去。一旦年纪过了69岁,这条“黄金法则”,可能不仅不合适,甚至会害人。

我在门诊里见过太多这样的老人:每天一小碗饭,荤菜几乎不碰,蔬菜倒是吃得一大盘,一问就是“医生,我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可当我翻开他的体检单,低蛋白、低血红蛋白、白蛋白不足、肌酐升高,统统在列。再看他本人,走几步就喘,手脚没劲,腰背弯得像钩子,连人都显得“干瘪”了。

我们得承认一件事: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少吃”这件事了

研究显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就是身体维持基本功能所需的能量)下降,胃排空变慢,味觉减退、食欲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型“隐性饥饿”。而“吃饭八分饱”的饮食逻辑,如果照搬到老年阶段,等于是在给身体“雪上加霜”。

69岁以后,吃饭这件事,真的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克制了。

那到底怎么吃?下面这7点,是我亲手写在病历上的“嘱托”。

第一:饭要吃饱,蛋白质得够

不是鼓励暴饮暴食,而是要吃到“生理饱”——吃完后不撑、但也不饿。尤其是蛋白质,很多老年人吃得太少。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明确指出,65岁以上人群每日蛋白质需求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0-1.2克。什么意思?一个60公斤的老人,一天至少得摄入60-72克蛋白质,相当于两颗鸡蛋+一杯奶+一掌心瘦肉+一块豆腐

缺蛋白质会怎样?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慢、骨质疏松、贫血……这些不是“自然老化”,而是吃不够造成的。

第二:饭菜要热,才能唤醒胃口

你可能没注意,老年人常常说“没胃口”,除了味觉退化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饭菜温度不够。老人胃动力本就减弱,吃凉饭会让胃肠蠕动更慢,饭吃得慢、吃得少,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胃排空延迟,就像一条堵车的高速路,前面的车走不动,后面的也开不进来,时间久了就腹胀、打嗝、反酸。

建议饭菜保持在40~60度左右的温热状态,汤菜先上桌,主食最后盛,不要等凉了才吃。尤其是早餐,热着吃,胃才醒得快。

第三:菜别太清淡,适当加点“味儿”

很多老人怕高血压、怕“三高”,干脆连盐都不敢放,一锅菜清水煮、油也不放,结果吃两口就放下筷子,说“没味儿”。

味道,是刺激食欲的重要条件。研究指出,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味觉灵敏度下降,轻度调味反而有助于进食

不是让你重口味,而是学会“加味不加盐”:可以用葱姜蒜、醋、香油、紫苏、柠檬皮、香菇等天然食材提鲜,既安全又能激发食欲。

第四:主食要精粗搭配,避免营养断层

“吃白米饭伤血糖”,很多老人听多了这句话,就改吃全糙米、全玉米,结果肠胃吃不消,胀气便秘、胃口更差。

粗粮的确好,但不能单吃,全粗粮会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对胃动力本就差的老人来说,更是折磨。

建议:白米饭中掺三分之一的杂粮,如糙米、燕麦、小米,既保留营养,又不至于消化负担过重。膳食纤维就像扫地机器人,能清理肠道垃圾,但用力过猛,也会把地板刮花。

第五:一日三餐要规律,别饿了才吃

年纪越大,身体越怕“忽冷忽热”,饮食节律一旦被打乱,血糖、血压、肝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有老人早上不吃,中午吃一顿撑的,晚上又吃太晚,结果是:胰岛素波动大,血糖飙升飙降,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建议:三餐定时,宁可吃少点,也别跳过;早餐要吃热、蛋白质足,中餐最丰盛,晚餐不太晚、不过油。

第六:别独自吃饭,孤独会让你“吃不下”

这点听着像情绪问题,但背后其实是“吃饭环境”对老年人食欲的实质影响。

研究显示,独居老人患营养不良的比例是有配偶老人的3倍。饭桌上没人说话,吃饭只为“活着”,不是为了“享受”,久而久之,进食行为变得机械、食欲退化。

建议:能和人一起吃饭就别一个人凑合。实在没人陪,也可以开着电视、听着广播、视频聊天,给身体一点“社交信号”,让进食变成一件“有期待感”的事

第七:饭后别立马坐下,动一动,帮消化

很多老人吃完饭直接坐着看电视、打盹,结果胃食管反流、腹胀、嗳气全来了。

饭后散步15分钟左右,是帮助胃排空和胰岛素调节的“黄金时间”。不需要快走,也不需要运动强度,哪怕是家里走走、阳台站站,都比躺着强。

饭后不要立即服药,很多药物与食物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钙片和高草酸蔬菜、铁剂和茶水,错开一小时更安全。

人上了年纪,吃饭这件事,从“控制”变成了“修复”。控制是为了年轻时不长胖不生病,修复是为了老年时不瘦、不虚、不倒。

别再拿年轻人的饮食标准来要求自己了。过了69岁,吃饱不是贪吃,而是自救;吃香不是放纵,而是活力;吃好不是讲究,而是对生命的敬意。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请你陪他吃顿热饭,别再催他“少吃点”。那一口吃下去的不只是饭,是力量,是希望,是他和这个世界的连接感。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1):4-6.
[2]李娜,王伟.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现状与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5):489-493.
[3]胡小琪.蛋白质营养在老年健康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2,30(3):145-149.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