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美国保守派名人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被枪击身亡,这事儿一下子把美国社会搅得天翻地覆。要说美国枪击案不少,但这次不一样,因为柯克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MAGA”运动的新一代旗手。这起事件不光让美国人心惶惶,更是把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对立推到台前。
最近,美国保守派名人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被枪击身亡,这事儿一下子把美国社会搅得天翻地覆。要说美国枪击案不少,但这次不一样,因为柯克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MAGA”运动的新一代旗手。这起事件不光让美国人心惶惶,更是把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对立推到台前。
一、柯克遇刺,保守派震怒
9月10号中午,柯克在犹他州一所大学讲台上和学生们讨论枪支话题,结果突然中枪倒地,现场一片混乱。凶手是个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泰勒·罗宾逊,家境不错,学习也好,之前还被家人举报才被抓。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左翼分子”干的,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枪手其实是另类右翼组织的人,反对主流的保守派,专门跟柯克这类“建制派”对着干。
这下可好,不只是传统的左右斗争,连右翼内部也在斗。特朗普团队本来想借机批判“激进左翼”,结果枪手身份一曝光,自己反倒有点尴尬,但还是把矛头对准了社交媒体上嘲笑柯克之死的人,开始大规模清查。
二、举报、曝光、解雇,社会“清洗”来了
这次柯克被刺,引发了美国史无前例的举报潮。只要有人在网上发帖嘲笑柯克,或者表达不同意见,立马就会被曝光姓名、照片、单位,甚至住址。很多记者、军人、老师、普通公司职员,因为一句“讽刺”或“调侃”,就被举报,甚至直接被解雇。有的公司甚至以“不打印柯克纪念海报”为由开除员工。
美国政府和右翼团体还专门建了个网站,收集这些“负面言论”,鼓励大家互相举报。就连在美的外国人、留学生、华人圈子,也被卷进来。美国国务院直接说了,如果外籍人士在社交媒体上为柯克之死叫好,就取消签证、驱逐出境。这种大规模“举报+清洗”,让人感觉美国社会一下子变得人人自危。
三、言论自由危机,分裂比枪击更可怕
讽刺的是,美国一直标榜“言论自由”,以前保守派还是最坚决的捍卫者。可现在,正是他们带头搞起了“举报运动”,让不同声音无处容身。就连一些法律专家都说,这种做法已经触及违宪红线,会让更多人选择沉默。
社交媒体上,左派和右派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觉得,柯克这类人传播仇恨言论,最终引来仇恨行为;也有人认为,左派的幸灾乐祸和煽动才是真正的问题。总之,网上线下全是对立,甚至有人说,美国已经快撕成两半了。
四、极端化蔓延,内战风险上升
这股风潮还传到了英国、墨西哥等其他国家,有人因为评论柯克事件丢了工作,甚至有政客鼓动“驱逐不当言论的外国人”。英国还爆发了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极右翼游行,马斯克都在视频里喊话,说“暴力即将来临”,煽动民众要换政府。
美国国内呢,举报、解雇、驱逐、对立,甚至有人开始担心“内战”。有分析说,现在美国社会的分裂已经不是政策之争,而是“身份对立”,彼此都把对方当敌人。柯克之死,成了美国社会撕裂的标志性事件,未来政治暴力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五、州长的一句大实话
在枪击案发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犹他州州长考克斯说了一句大实话:“我们的国家已经垮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确实很多美国人都感受到,这个国家正被仇恨和极端化撕裂。柯克之死就像一根导火索,让所有暗流浮出水面。
六、结语
如今的美国,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个讲究自由、包容、多元的国家了。政治暴力、举报清洗、身份对立,正在把社会推向一个危险的临界点。正如马斯克所担心的,“只想安全走在街上”,这点看似普通的愿望,在当下的美国却成了奢望。柯克之死只是开始,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现实的真实写照。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种极端化和对立中看到警示,毕竟,只有社会安定,普通人才有最基本的安全感。
来源:军君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