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施甸:大亮山上春意浓 烤茶飘香富农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08:22 1

摘要:37年前,杨善洲老书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扎根大亮山,他们不仅种下了5.6万亩树木,还开辟了上万亩茶园。眼下,在善洲林场周边,海拔1600米至1800米的茶园里,茶树生机勃勃,嫩绿的新芽点缀枝头,茶农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着鲜叶。这些生长于林间的大叶种茶叶,是施甸

37年前,杨善洲老书记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扎根大亮山,他们不仅种下了5.6万亩树木,还开辟了上万亩茶园。眼下,在善洲林场周边,海拔1600米至1800米的茶园里,茶树生机勃勃,嫩绿的新芽点缀枝头,茶农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着鲜叶。这些生长于林间的大叶种茶叶,是施甸烤茶的优质原料。通过茶园边的茶叶初制所加工,最终制成的烤茶畅销全国各地,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在善洲林场附近的村寨,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茶园,喝烤茶的传统更是代代相传。2014年,在外闯荡多年的80后青年吴金翠,怀着对家乡茶的深厚眷恋,毅然从上海回到老家大亮山办起茶厂,还成立合作社,搭建了生产线,决心在家乡的土地上开拓一片属于茶叶的新天地。

“我家就在大亮山下,家家户户都有几亩茶。我们喜欢喝自己的茶,也带出去给朋友喝,大家都很喜欢。但此前缺乏深加工,所以必须建个茶厂,把茶叶深加工形成商品,这样才能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喝到这么好的茶。”上海翠茗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金翠说。

从最初独自收购茶叶鲜叶,到逐步实现茶叶产品的提质包装;从一个人四处奔波开拓市场,到携手当地茶农与茶艺传承人,吴金翠一步一个脚印,让家乡的茶叶成功走出大山。如今,大亮山周边的茶农们会将鲜叶送往附近的3个茶叶初制所。在这里,鲜叶历经摊晾、杀青、揉捻、日晒、烘烤等多道工序,最终摇身一变,成为备受欢迎的烤茶成品,销往各地。

“今年鲜叶预计收购40吨,分别做成红茶、白茶、炉青茶、土罐茶。关于销售市场这块我们线上线下结合着做,最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一部分旅游古镇市场里面有了我们自己的体验店。”吴金翠说。

稳定的销售渠道,为茶园注入了活力,也让当地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周应毕是施甸县酒房乡旧寨村的村民,这几天,采摘鲜叶成了他家的头等大事。周应毕家拥有50亩茶园,今年的茶叶发芽时间比往年略早。趁着天气晴好,周应毕一大早就带领工人投身茶园,采摘鲜叶。过去,大亮山周边的茶农采摘鲜叶后,大多自行加工成成品,再拿到集市售卖。如今,家门口建起了茶叶初制所,销售渠道更加稳定,茶农们的收入也更有保障。

“我家有50亩茶地,每亩年产量大概1000斤。按照一芽一叶7元、一芽二叶4元的收购价,全年鲜叶收入可达24万至25万元。即便考虑价格波动,一年最少也能有17万至18万元的收入。”周应毕说。

文图:杨继泽 杨丽娟 瞿柯楠 吴丹

来源:水墨施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