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蛇茅”只剩30个人抢,1935干脆5个人陪跑——i茅台的抽签台,比我家楼下倒闭的奶茶店还冷清。
“蛇茅”只剩30个人抢,1935干脆5个人陪跑——i茅台的抽签台,比我家楼下倒闭的奶茶店还冷清。
数据不会说谎。
实测某城门店,13瓶生肖茅30人次,听起来还行;可翻到下一页,珍品7人次,1935才5人次,连外挂都懒得上线。
半年前挤破头的画面,像P图一样被二级市场“倒挂”狠狠删除:官方价2999的珍品,黄牛收货2600,倒贴400还要排队,谁陪平台演戏?
有人把锅甩给“年轻人不喝茅台”。
错。
他们把啤酒当可乐拧盖就喝,把茅台当股票——只买涨的。
价格倒挂=预期塌方,抽签立刻变鸡肋。
更尴尬的是,那些真等着请客送礼的,一次不中被拖七天,七天后再扑空,转头去直播间现货秒发,差价老板贴,还送你手提袋。
于是后台出现荒诞画面:中签不付钱,名额原地鬼打墙,门店销售干瞪眼。
有人算过,放弃率最高时超过三成,等于每摇三次就有一次白摇,系统还在那装模作样“公平公开”。
平台也意识到再装睡要翻车。70周年五星直接扔云购,15分钟不付钱订单当场猝死,席位实时递补,黄牛连外挂都来不及热身。
加上区块链溯源+人脸比对,同一张大脸30天内只能出镜一次,科技照妖镜下,兼职“ Auntie 黄牛”也犯怵。
也别急着喊“云购万岁”。
真要让散客回头,官方价得先跟市场握手言和。
倒挂10%不够,那就15%,把差价打在明面,别再让“建议零售价”成为最大笑话。
再配合线下体验店调酒、摇号变“秒杀”,年轻人图个乐,中年人图个面,各取所需,总比现在“伪抽签”唱空城计强。
茅台的泡沫挤一挤,未必是坏事。
把炒作水分拧干,剩下的才是真实杯碰杯的需求。
至于是抽签还是云购,本质是道算术题:价稳,人心才稳;人心稳,瓶子才不用堆在仓库里落灰。
下一次i茅台更新,如果1935的申购页还是寥寥几人,不知道程序员会不会悄悄把数字写成“火爆”——毕竟,系统也会怕冷场。
来源:两小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