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各省有哪些产业、产品和资源在全国排名第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0 14:42 1

摘要: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不含台港澳),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都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产品和资源,而且各省或多或少都能拿出排名全国第一的东西。本文试图列举展现各省在全国排名第一的产业、产品和资源,主要以数量、占比为衡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不含台港澳),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都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产品和资源,而且各省或多或少都能拿出排名全国第一的东西。本文试图列举展现各省在全国排名第一的产业、产品和资源,主要以数量、占比为衡量标准,尽可能用数据说话。以下各省按省级行政区官方排序规则排列。

1.北京市:①拥有全国最多的金融机构总部、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长期居全国第一,2023年突破2.7万家; ③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占全国近30%,算力规模和数据资源居全国首位;④中国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交易中心,电影产量、图书出版量及文化传媒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⑤北京烤鸭享誉全国,烤鸭产业链规模第一;⑥怀柔板栗出口量占全国板栗出口的60%以上。

2.天津市:①原油年产3998.7万吨(2024年);②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产量分别为2300余万辆和3100余万辆(2023年),分别占全国产量的50%和40%;③中航工业直升机研发总部位于天津,是全国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基地之一;④新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弹材料)产能全国第一;⑤杨柳青年画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销量和艺术影响力居全国首位。天津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3.河北省:①钢铁第一大省,年产粗钢2.1亿吨(2023年),约占全国20%;②平板玻璃年产1.4亿重量箱(2024年);③驴肉火烧年产值超百亿元。河北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4.山西省:①焦炭产量9211.6万吨(2024年),约占全国总产的30%;②煤层气产量134.3亿立方米(2024年),占全国总产的70%以上;③镁合金产量占全国50%以上;④山西老陈醋年产80万吨,行销全国。山西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5.内蒙古自治区:①煤炭年产12.97亿吨(2024年),占全国总产量的27%;②年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2024年);③包头白云鄂博矿为全球最大稀土矿,稀土储量占全国80%以上;④草原面积8866.7万公顷(合13.3亿亩);④牛存栏量947.7万头(2023年),羊存栏量6181万只(2024年),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77.8万吨、108.8万吨(2023年);⑤牛奶产量792.6万吨(2023年),占全国约18%;⑥甜菜产量499.9万吨(2023年),占全国55%;⑦荞麦产量占全国50%以上。内蒙古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6.辽宁省:①军工实力第一,在军用车辆、火箭发动机、通信设备、电子技术等领域领先;②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集团的数控机床技术全国领先;③海参产量占全国60%以上;③柞蚕茧产量占全国70%以上。辽宁以上各项列全国第一。

7.吉林省:①人参产量占全国70%以上,全球60%以上;②长春为全国最大的高铁整车研发生产基地。

8.黑龙江省:①耕地面积21312万亩;②粮食总产8001.7万吨(2024年);③五常大米被誉为“中国最好大米”,品牌价值全国领先;④ 野生猴头菇产量占全国80%以上。黑龙江以上各项排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以占全国2.17%的人口生产了全国11.33%的粮食,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9.上海市:①股票市场总市值、交易量常年领先;②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5151万标准箱(2024),国内各港口排名第一;③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8000亿元,创新药数量占全国1/4,居全国首位;④PET-CT、MR等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⑤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拥有量)全国第一。

10.江苏省:①集成电路年产1403.5亿块(2024年);②洗衣机年产3852.21万台(2024年);③造船完工量超过2000万载重吨(2024年),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④风电装备制造产能占全国40%以上;⑤河蟹(大闸蟹)产量占全国60%以上;⑥高端刺绣(苏绣)市场占有率第一;⑦中国紫砂壶90%以上产自宜兴。江苏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11.浙江省:①生产布67.65亿米(2023年),纺织服装出口920.43亿美元(2024年),占全国30.6%;②2023年工业母机产值近2800亿元,占全国近五分之一;③杭州(阿里巴巴、网易)的电商交易额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占全国近一半份额;④义乌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涵盖210万种商品,年交易额超7000亿元;⑤全国70%的防盗门,80%的保温杯,50%以上的电饭煲和吸尘器,60%以上的小型水泵,60%以上的童装,全球60%的圣诞装饰品,全球三分之一的袜子等众多小商品的最大产地在浙江;⑥黄酒产量和出口量第一,占全国黄酒市场的50%; ⑦民营经济实力最强,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等5项榜单中,浙江民企上榜数量均排名首位。浙江以上各项排全国第一。

12.安徽省:①家用电冰箱年产3000.46万台(2024年);②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2023年);③宣纸的产量和质量全国第一。安徽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13.福建省:①水产品年产924.68万吨(2024年);②鞋类产品出口788亿元(2024年),占全国23.6%;③乌龙茶产量占全国1/3;④龙眼产量占全国60%;⑤森林覆盖率66.8%。福建以上各项位居全国第一。

14.江西省:①铜矿储量及铜加工规模全国第一;②脐橙主产区,种植面积超180万亩,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③景德镇的高端艺术瓷、日用瓷产量和工艺水平全国领先,陶瓷文化产值占全国近30%。江西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15.山东省:①原油加工量1.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8.46%;②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年产527.62万吨(2024年);③原盐年产1271.56万吨(2024年);④啤酒年产485.37万千升(2023年);⑤葡萄酒年产6532.26万升(2023年);⑥蔬菜年产9272.4万吨(2024年);⑦金乡大蒜种植面积和出口量全国第一,占全球大蒜贸易量的70%左右;⑧大型拖拉机年产53927台(2023年);⑨铁路营业里程和高铁营业里程分别为7694千米和3047千米。山东以上各项排名全国第一。

16.河南省:①小麦年产3549.73万吨(2023年),占全国四分之一;②方便面年产204万吨(2024年);③芝麻年产16.8万吨(2023年);④花生年产615.41万吨(2024年),占全国花生总产量的约30%;⑤速冻食品产量占全国60%以上;⑥双汇集团(漯河)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火腿肠等肉制品产销量全国第一。河南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17.湖北省:①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销量全球第一,占全国市场份额超30%;②磷矿基础储量100300万吨,产量4533.34万吨(2024年);③淡水养殖产品产量520.64万吨(2023年);④小龙虾产量占全国近40%。湖北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18.湖南省:①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占全国近30%;②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高铁核心部件产量全国第一;③锑矿储量占全球30%以上,精锑产量长期居首;④油茶林面积2300万亩,茶油产量占全国40%,⑤浏阳市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与出口基地,占国际市场的60%以上。湖南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19.广东省:①汽车年产570万辆(2024年);②电视机年产1.197亿台(2024年);③手机年产6.83亿部(2024年);④电脑年产8868.62万台(2024年);⑤空调年产9359.25万台(2024年);⑥微波炉、电饭煲等产品占全国总产量超50%;⑦锂离子电池年产73.49亿只(2024年);⑧工业机器人年产24.68万个(2024年);⑨水泥年产1.31亿吨;⑩荔枝年产约130万吨,占全国60%以上;新会陈皮产量和品牌价值居全国陈皮类首位,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超230亿元。另外,高速公路里程1.148万千米。广东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20.广西壮族自治区:①水果年产3553.21万吨(2023年);②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长期占全国 60%以上;③蚕茧产量占全国 50%左右;④八角产量占全国 85%以上,桂皮产量占全国 60%以上;⑤人造板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尤其是桉树木材加工(桉树速生林面积全国最大);⑥柳州螺蛳粉年产值超百亿元,袋装螺蛳粉销量和出口量全国第一。广西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21.海南省:①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超50万公顷,年产干胶约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②椰子年产约2.3亿个,占全国99%;③槟榔鲜果产量占全国95%;④胡椒年产约3.5万吨,占全国90%以上;⑤金枪鱼捕捞量占全国70%以上。海南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海南的领先产业及产品主要依托其热带资源、海洋优势及政策红利,尤其在热带农业、渔业、旅游业及特色加工品领域表现突出。

22.重庆市:①涪陵页岩气田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产量占全国60%以上;②摩托车年产650万辆(2024年),产值接近千亿元,占全国约1/3;③重庆火锅底料年产值超500亿元,占据全国火锅底料市场近80%份额;④涪陵榨菜年产值超10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重庆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23.四川省:①天然气年产656.6亿立方米(2024年);②水力发电量3814亿千瓦时(2024年);③生猪出栏量6,662.7万头(2023年);④油菜籽年产354.39万吨(2023年);⑤马铃薯年产292.7万吨(2023年);⑥白酒年产367.58万千升(2023年),占全国总产量的49.63%;⑦郫县豆瓣年产量超100万吨,占全国豆瓣酱市场70%以上;⑧川芎、川贝母、黄连等中药材产量和质量全国领先,川芎占全国90%以上;⑨四川泡菜占全国泡菜市场三分之一以上。四川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24.贵州省:①辣椒种植面积约为545万亩,占全国1/6;②仁怀茅台镇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酱香白酒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酱酒80%以上;贵州茅台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品牌价值、营业收入和利润长期稳居全国第一;③刺梨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占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④老干妈辣椒酱为全球知名品牌,占据国内辣椒酱市场约20%份额,出口至100多个国家。贵州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25.云南省:①全国最大的烟草基地,烟叶年产89.56万吨(2023年),占全国1/3以上;卷烟产量717.79万箱 (2024年);②茶叶年产58.62万吨(2024年);③鲜切花年产189.7亿枝(2023年),占全国70%以上;④文山州三七产量占全国95%以上,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药材;⑤咖啡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以上;⑥野生菌种类和出口量全国第一;⑦锡储量、产量和精炼技术全国第一。云南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26.西藏自治区:①淡水资源4642.2亿立方米;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③年均日照时间超3000小时,光伏发电潜力居全国第一;④地热资源占全国地热总量的80%;⑤铬铁矿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90%;⑥唐卡绘画技艺被列为世界非遗,产量和艺术价值全国第一。 西藏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27.陕西省:①西安阎良区被称为“中国航空城”,是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之一,承担国产大飞机C919、运-20等核心部件的生产;②闪存芯片(NAND Flash)产能全国第一;③金属镁产量47万吨(2023年),占全国产量的60%和全球产量的50%;④苹果产量1449.86万吨(2024年),占全国的四分之一;⑤猕猴桃产量157.43万吨(2024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⑥奶山羊存栏279万只、产奶量73万吨、羊乳制品产量11万吨(2024年),分别占全国的48.2%、61.4%和80%。陕西以上各项居全国首位。

28.甘肃省:①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作为镍矿的伴生资源,钴产量同样居全国首位;②当归产量占全国90%以上;③橄榄油产量占全国90%以上;④兰州百合占全国百合市场70%以上。甘肃以上各项排全国第一。

29.青海省:①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钾盐储量占全国80%以上,钾肥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一;②柴达木盆地的镁盐(氯化镁)和钠盐(氯化钠)储量均居全国首位;③水电、太阳能、风能装机容量占比超过9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全国第一;④牦牛存栏量490万头,占比全国38%,牦牛存栏量及牦牛肉、奶制品产量和质量全国第一;⑤冬虫夏草产量约占全国60%;⑥手工藏毯出口量和艺术价值居全国首位。

30.宁夏‌回族自治区:①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枸杞鲜果产量32万吨(2023年),约占全国60%;②盐池滩羊肉以肉质细腻、无膻味闻名,高端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③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位于宁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40%。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①棉花产量568.6万吨(2024年),占全国92%;②中国最大的陆上油气产区,2024年原油产量3295.8万吨;③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40%;④有色金属年产940.74万吨(2024年);⑤多晶硅产能占全国约33%;⑥葡萄干占全国总产量90%以上;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出口量全国第一;哈密瓜品质优良、享誉中外;若羌灰枣、和田大枣产量和品质全国领先;⑦薰衣草种植面积占全国95%;红花产量占全国80%以上;啤酒花产量占全国70%以上。新疆以上各项居全国第一。

以上列示的各省“第一”,肯定没有穷尽所有的“第一”,由于资料搜集的局限性,也无法穷尽一切。另外在网上查到的某些省的“第一”,因为缺乏数据支撑而没有采纳。但我自认为应该将主要的“第一”都列上了。

如果对各省的“第一”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结构性差异,或者说各省的“第一”显示出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金融业、服务业、高科技独领风骚,处于全国产业“金字塔”的顶尖。

第二类是工业大省或者制造业大省,它们的“第一”多是制造业产品,如广东、江苏、浙江。尤其广东最为突出,上榜的制造业“第一”之多(应该还有不少没能列出来),折射出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由于本文只列“第一”的产业产品,有些诸多产业产品排前列的工业强省被“埋没”了。按2024年工业营业收入排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安徽、河北、四川排前八,这些省都属于工业强省。

第三类是农业大省,上榜的“第一”属于农副产品的较多,如山东、河南、四川。据查阅统计资料,第一产增加值位列前八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四川、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和广西。有的省份第一产业增加值虽然没有进入前八,但某些单项很抢眼,如黑龙江的粮食,新疆的棉花,陕西的苹果,宁夏的枸杞,贵州的辣椒,海南的椰子,内蒙古的畜牧业。

第四类是资源大省,资源储量及资源型产业产品上榜较多,如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其实山西、陕西也是资源大省,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12.69亿吨,只比内蒙古少0.28亿吨,而山西过去煤炭产量常年排第一。陕西煤炭产量第三,石油产量第四,妥妥的资源大省。

第五类是由于较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的名优土特产。如吉林的人参,福建的龙眼,广东的荔枝,广西的八角,四川的川贝母,云南的三七,青海的冬虫夏草等。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多样,资源、物种、物产十分丰富。近几十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个大国的工业化,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经济体。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来源:千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