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看他那扮相,满脸泥土,胡子拉碴,往雪地里一趴,活脱脱一个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抗联战士。
要说娱乐圈这事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抗战剧《归队》一播出,就炸开了锅。
胡军、李乃文这两位老戏骨,那是真没话说,演技杠杠的。
可偏偏有个年轻演员,愣是让人觉得“带不动”,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事儿啊,就得从胡军说起。
为了演好“老山东”这个抗联战士,人家硬是减了30多斤!
想想看,一个明星,为了角色这么拼,这得是多大的敬业精神?
再看他那扮相,满脸泥土,胡子拉碴,往雪地里一趴,活脱脱一个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抗联战士。
李乃文演的“汤德远”,那也是一绝。
从一个有点怂的大学生,到后来敢炸碉堡的战士,这转变,演得那叫一个真实。
观众都说,看着他成长,就像自己也走了一遍长征路。
可到了年轻演员陈靖可这儿,画风就变了。
他演的神枪手田小贵,咋说呢,形象是挺糙的,也努力想演出那种反差感,可就是觉得缺点啥。
有人说他“用一张脸演完整部剧”,表情变化不大,跟胡军、李乃文一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还有人吐槽他台词像背书,没啥感情。
说实话,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陈靖可。
毕竟是年轻演员,经验肯定不如老戏骨。
但话说回来,既然选择了演员这条路,就得好好磨练演技。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得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
要我说啊,这事儿也给其他年轻演员提了个醒。
想在娱乐圈站稳脚跟,光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真本事。
多向前辈学习,多在角色里体验生活,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
这陈靖可之前在《黄雀》里演警察,也被吐槽过“面瘫脸”。
这次在《归队》里,虽然努力了,但还是没能完全摆脱这个印象。
看来,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其实,娱乐圈这种“老带新”的模式挺常见的。
老戏骨负责撑场子,年轻演员负责吸引流量。
但如果年轻演员自身实力不够,那就很容易变成“拖油瓶”,反而影响了整部剧的质量。
话说回来,陈靖可也挺不容易的。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还要跟老戏骨对戏,这心理素质也得够硬才行。
不过,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得迎难而上。
希望他能从这次的争议中吸取教训,好好磨练演技,争取早日得到观众的认可。
哎,也不知道这陈靖可看到网上的评论,心里是啥滋味。
估计也挺不好受的吧。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的争议,说不定也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当然,也有人觉得,对年轻演员应该多一些宽容。
毕竟,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演戏的。
给他们一些时间和机会,说不定就能看到他们的进步。
这事儿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不管怎么说,演技才是王道。
希望陈靖可能记住这次的教训,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摆脱“拖油瓶”的标签。
唉,娱乐圈的事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出名堂,就得有过硬的实力。
光靠炒作和颜值,是走不长远的。
咱就等着看吧,看看陈靖可能不能逆风翻盘,用实力证明自己。
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影帝呢!
现在剧组还在拍摄,胡军和李乃文还在雪地里一遍遍的打磨动作,陈靖可也在监视器前面不停的回看自己的表演片段。
希望他能早日开窍,找到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
来源: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