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太恶心”,立刻点燃全网;贾老板不服,放话“绝没有预制菜”,还要把老罗告上法庭,战火烧得噼里啪啦,连背后的公关“华与华”也把拔出萝卜带出泥。
“ 是顾客吃了你们家的库存饭没给钱?还是罔顾事实的专门掏钱赶去欺负你了?咋一句差评就委屈成这样了?”
最近的西贝大战罗永浩,又是铺天盖地一场舆论大戏。
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太恶心”,立刻点燃全网;贾老板不服,放话“绝没有预制菜”,还要把老罗告上法庭,战火烧得噼里啪啦,连背后的公关“华与华”也把拔出萝卜带出泥。
瞬间的功夫,西贝就从“西北菜的骄傲”,变成了“预制菜的靶子”。
【首先声明】我对预制菜本身没有偏见,食品工业发展到今天,预制原料不可避免,中央厨房冷链配送,从原材料到营养成分也有行业标准,保质期不管多久,只要不变质,只要国家标准允许,也无可厚非。
商场里的餐饮大部分都是预制菜,明知道连明火都不允许有的中央厨房,你凭什么要他给你炒出精品私房菜的锅气?没有锅气就要差评?
这就好比你去菜场卖鱼,刚上岸的渔民摊档只有鱼虾,你就指责他连酱油都不卖还好意思出来摆摊儿?
山姆盒马也卖预制菜,中产照样买得挺欢,还吃得能代表阶层了。
你觉着去街边苍蝇馆子现炒的有锅气,地沟油和劣质食材的可能性也许更大(我只是说也许,别先忙着角色代入),因为街边不连锁的小店更缺乏行业监管,市场监督局也只是偶尔抽查,查多了馆子也开不下去。
人人喊苦的时代,营商环境有多差,都懂。
这两年老百姓挣钱越来越难,这是事实。中年人咬着牙讨生活,扛着一家老小,自己累成个筛子,到处是窟窿到处补窟窿,还得怒赞盛世的繁华,谢职场主子隆恩给自己当牛马的机会,每月拿着辛苦挣回来的窝囊费,心里甜不甜?谁甜谁知道。
心里是甜是苦说不出,人都要面子的,但再苦不能苦孩子,自己放冰箱的陈年肉拿出来化化炒了还能吃是一回事,外人委屈了自家孩子给我们吃冷冻的,那断然忍不了一点。
本质上,也不是绝对不能吃库存肉/预制菜,骂不骂主要是看这肉白扔了可不可惜,这钱掏得贵不贵值不值。
罗老板自己直播间也卖预制菜,所以本来分歧的核心其实并不在这里。
只能说,偏巧一个爹味十足“好为天下师”的贾老登,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半句“不”字,冷不丁撞上一个“碰瓷天下无敌手”的罗老登。
01—
贵不是问题,傲慢才是
骂战三天后,西贝终于道歉了,结果这封槽点满满的道歉信一出,全网更炸窝了~
别的槽点暂不说了,就好一个”你待顾客如初恋”,又把自己感动坏了~
你初恋就是这样付出的?还要到处跟人说全天下姑娘都委屈你了不理解你?你觉得一颗真心是喂了狗了委屈成这样?
一个差评就急眼成这样子,是罗永浩这张知名黑嘴,深深的戳痛了贾老板。
那他的差评是观点,还是事实?
既然来的都是客,黑嘴顾客的观点也是观点,因为他首先是来你家当顾客的,只是黑嘴是他的本能,吃得不爽他的臭嘴就要到处说。
贾老板被戳痛了,是怕他揭露了事实?还是怕老百姓被带节奏把“又难吃又不值”当成了事实,着急忙慌的放弃休假连夜飞回来救火。
上一代民营老登企业家,越是危机公关的时候老板必须第一时间在救火现场,家里还得爹说了算。
英雄主义一上身,其他的顾不上了,大手一挥先演好自己,这也是本能。
贾老板是什么人,率领一万八员工共同创富的领袖啊,给投资人丰厚汇报的企业家啊,我这么良苦用心,你们怎么还能不领情呢?良心让狗吃了么?
顺便说,要道歉就认真点诚恳说事儿,你又扯出胖东来干什么?
这稿子当真是土味公关写的?就这收 6000 万?着实是也太那个了。
果然企业家的钱不好挣,但好骗啊!
顾客去商场餐饮吃饭,就是扫码下单上菜吃爽了走人,就是要一气呵成,就是一分钟都不想等,多等十分钟都不乐意,都要写个差评才爽,这就是今天餐饮业卷成这样的消费习惯。
商家也不想让你等啊,他挣钱时段就是三顿饭的时间,员工两班倒也是早 10 点晚 10 点,但是他房租和工资是按 24 小时*12 个月开的,你坐下吃饱了老赖着不走都是耽误他翻台挣钱了,都对不住投资人爸爸的利润了。
在这样高强度高周转的高压行业做这么多年,做到规模如此,能是凡人么?贾老板当然是成功典范,特别是当土味老板找到了古早的成功学大师做咨询,一拍即合,对方的建议完全不重要,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极度自恋的人大概率都偏执,我说什么是什么,我说的就是真的,你得信,别无他法。
老板句句在理,周围人除了捧,谁还敢说真话啊,一旦被身边所有人都架了上去,再也下不来了,谁还受得了这委屈?
我做企业这么辛苦,都是为了顾客为了员工为了投资人,你还骂我菜不好,就是在羞辱我的人格,就是在否定我的价值。
那火气噌就起来了,再被古早成功学大师一安(拱)抚(火),那必须开干啊!又是要自证、又是要起诉,又是推出罗永浩菜单,最后在自大和自证之间选择了挥刀自宫,直接站到了消费者的对立面。
得,老登的典型症状又犯了——浑身上下嘴最硬。
如果装死当没看见,忍一天也就过去了,不服,这日子真过不去了~
这不就正中了老罗的下怀吗?
02—
携流量以令牛马的老罗
没谁比罗永浩更懂网络语境了,资深碰瓷带节奏表演艺术家,惯用“直言、讽刺、夸张”的表达方式。
这类话一出,传播力极强,不管是不是准确,都会立刻制造话题和流量。
他把西贝的对手战线拉大,再把公关公司拉下水,这就不再是“饭菜口感”的争论,而变成了一场品牌公关大战。
中国式舆论,往往排山倒海,情绪化传播比理性分析迅猛多了。一旦某个标签被扣上,马上被放大解读。结果就是,公众不是讨论事实本身,而是站队表态。
企业家其实最清楚:品牌形象、消费者信任是“纸糊的”。所以他们对超级网红的话格外敏感,宁可“用官司吓唬”,也要抢先堵口。在今天的舆论生态里,公众的非黑即白让大 V 的话语权被无限放大,企业家的安全感被压缩。超级网红貌似随意的一句“全是预制菜,太恶心”,就可以把辛苦经营半辈子的口碑付诸东流。导致他们对每一个评价都如履薄冰:怕的不是事实,而是情绪;怕的不是批评,而是舆论裹挟。
老罗前半生折腾的跌宕起伏,验证了一个道理,人还是要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情。
自己干实业欠一屁股债,最后靠一张巧嘴卖货演了一出“真还传”,还赢得了巨大流量和粉丝,那谁还苦哈哈的干实业啊不是傻子么?
继续靠嘴吃饭,就必须要流量,本来自己都说自己“锱铢必较”,谁说我一句我必然揪着不放骂个没完。十几年如一日靠骂前老板起家的,端起碗吃饭,放筷子骂娘,当打工人嘴替,赢得了大量牛马的共鸣。
他太懂得怎么样调动老百姓情绪了,情绪一上来,节奏就好把控了。指哪儿去哪儿,对方一旦掉入他的逻辑漏洞,你不知道他挖的坑后面还预留着多少个坑,确实很难脱身。
珍爱健康,远离老登。
03—预制菜不可怕,“预制脑”才要命
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解释清楚的道理,老百姓为啥那么爱一呼百应的跟上热搜节奏狂欢三天呢~
预制菜不可怕,预制脑才真要命。
一旦被简单粗暴的“黑白逻辑”洗脑,就会形成刻板印象:看到预制就抵制、就跟劣质挂钩,看到中央厨房就反感。这种被带节奏后的集体认知,才是对行业、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真正危害。
如果祖传的文化和家族的基因就提前给你“预制”了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容不得中间地带,留不得一点时间给自己独立思考,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也不是不会思考,主要是不会独立。没“预设”让你长脑子独立思考,否则还怎么听老人言,还怎么爹说教,老登不能没有市场。
不长脑子的情绪宣泄是特别可怕的东西:一边倒的今天站这个,明天骂那个,总得找个共同的对立面,总得有个千夫所指的靶子。谁做了一件好事获得大家赞赏了就捧上天,“人类需要你这样的英雄楷模”,明天“英雄”做一件错事就立马取关,还得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因为你让我失望了,这是你应得的。
就像吴京的例子特别典型:《战狼》时他是全民偶像,爱国男神,等热度过去,任何一点“负面”或争议,又马上被群嘲。
这种“捧得太高—摔得太狠”的循环,其实是舆论集体心理的投射。
遇事都别听风就是雨,张嘴就来,只要不伤害别人、不影响环境,谁发表意见那是他自己的事儿,如果涉及声誉,商业层面解决不了就诉诸法律,但老登互骂,拉上群众没完没了的带节奏,也实在是招人烦。
奉劝老登们别看谁都要扑上去说教一顿,多谦卑一些先闭嘴听听年轻人的声音,他们就算没得西贝吃了还有东贝南贝,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客户。罗永浩也别一日做锤子终生找钉子,逮谁都想敲竹杠。
老百姓也别跟着瞎起哄吃瓜,人家西贝还要 IPO,罗锤子也还要继续卖货,如今见风使舵的公关公司自己先跪了,双方也闭嘴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咱只不过又助力了一把他们的泼天流量而已。
谁不想要健康有品质的好生活,但生活的主动权要在自己手里,你选择买单的就是你认可的,不喜欢就不吃。有这看着来气伤身体的骂人时间,不如去菜场买些眼见为实的新鲜食材,自己下厨享受一顿美味带给自己的安慰,和真正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示范和亲子时间,比骂谁都强。
毕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来源:幸福柑桔r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