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生实操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07:05 2

摘要:2025年惠州市中考报考91173人,中考政策迎来多项重要调整。高中学位的竞争加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2025年惠州市中考报考91173人,中考政策迎来多项重要调整。高中学位的竞争加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位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4月12日、13日,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传会将在惠州会展中心1号馆举行。

南方都市报将从政策背景、核心变化、实施细则及考生应对策略四大维度进行解读,助力考生与家长把握升学关键。

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传会

时间:4月12日-13日

地点:惠州会展中心1号馆

联合主办: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方都市报

考试内容

新增英语听说考试 不计入中考总分

(一)新增实验操作考试,实践能力计入总分

2025年起,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正式纳入中考总分,生物实验操作分与笔试成绩合并后确定等级,物理、化学实操成绩直接计入总分;

备考建议:考生需熟悉实验流程,重视动手能力训练,学校应加强实验室开放与模拟演练。

(二)英语听说成绩以等级呈现,暂不计入总分

自2025年起参加中考的考生开始实施英语听说考试,考试时间为2025年5月14-16日。2025-2026年英语听说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不计入中考录取总分,等级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

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英语科目试卷中听力部分继续开考并计入英语科目总分。

特长生政策

新增科技类特长生 术科占比40%

(一)招生类别与计划

惠州市设有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四类特长生类别,由各学校自主组织,市直美术类由市教育局统考,所有术科考试在5月9日前完成,各学校自主招生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年度计划招生数的10%。

录取标准: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普高最低线30分,综合成绩=术科×40%+中考成绩×60%,生物地理需达D级以上。

(二)政策亮点

新增科技类特长生,顺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鼓励学生参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项目;成绩权重调整为术科占比40%,体现“专业优先”导向,减轻文化课压力;特长生未录满招生名额计入普通文化生招生计划,避免资源浪费。

专家建议

教育是家庭、学校与学生三方协力的旅程。近日,南方都市报联合惠州市惠城区江淮书院,邀请惠州教育领域三位专家从家庭教育、初高衔接、学科备考等维度提出建议,帮助学子在变革中找准方向,实现全面发展。

刘会金:孩子考试失利,不要质问“为何差”

北京师范大学在职教育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刘会金强调,家庭教育的核心并非灌输知识,而是塑造孩子的自信与人格。美国《科尔曼报告》揭示,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远超学校,尤其通过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孩子能建立坚实的自我认同。例如,民主型父亲(占比32%)通过平等沟通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但需警惕过度保护可能削弱其独立能力;而强硬型父亲(14%)的权威式教育易引发焦虑,反而不利成长。

刘会金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借鉴“鱼缸法则”,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避免用“起跑线焦虑”束缚其成长。南风效应提醒父母,宽容比惩戒更能引导孩子正向行为。例如,当孩子考试失利时,与其质问“为什么考这么差”,不如共同分析问题,传递信任。每日15分钟的倾听、定期家庭会议制定计划,这些细微行动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从而激发内在动力。

邵波:每日30分钟慢跑提升专注力 “成就日记”对抗挫败感

从初中到高中,不仅是知识的深化,更是思维与习惯的重构。江淮书院秘书长、惠州一中老师邵波建议,学生需在心理、方法、时间管理上全面升级。

高中学习强调自主探究,预习时标注疑问、课后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能帮助理解抽象概念。例如,物理公式与数学函数的关联,可通过跨学科练习强化逻辑。心理调适同样重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慢跑)能提升专注力,而“成就日记”则可对抗挫败感,记录点滴进步。

时间管理上,四象限法则与番茄工作法结合,能高效分配任务。学生可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复习内容,用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的节奏保持效率。知识拓展方面,主题阅读(如《时间简史》辅助物理学习)与科技馆参观,能将理论转化为直观体验。社交层面,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

邵波特别提醒,高一首次月考是适应期的“试金石”,建议提前两周模拟考试节奏,调整生物钟与答题策略。

汪俊祥:针对“动态电路”“浮力综合”等考点建立题库

广东省物理骨干教师、惠城区物理学科带头人、惠城区物理核心备课组成员汪俊祥指出,2025年中考物理更注重实际应用与实验能力,如新能源汽车能耗计算、航天器轨道分析等题型频现。备考需以基础为根,构建知识网络。例如,每学完一章后自拟10道综合题,检验知识闭环;针对“动态电路”“浮力综合”等高频考点,建立专项题库强化训练。

实验操作占比提升至25%,学生需录制实验视频,对照评分标准修正细节,确保步骤规范。答题技巧上,计算题遵循“公式-代入-结果+单位”三步法,避免跳步扣分;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与单位验证,30秒内锁定答案。此外,关注AI、碳中和等热点,联系物理原理(如太阳能电池效率计算),能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汪俊祥建议,备考分三阶段推进:3-4月系统梳理知识点,5月突破实验与压轴题,6月回归课本熟记公式。考前两周聚焦近三年真题,归纳命题陷阱,例如隐蔽的单位换算或临界条件分析。

技工教育

预备技师对应本科层次 初中毕业生5年制

技工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三级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学历形成对应关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

培养层次与学制

中级工(中专层次):初中毕业生,三年制

高级工(大专层次):高中、中职或中技毕业生,四年制

预备技师(本科层次):初中毕业生(五年制)或高级工毕业生(两年制)。

技工教育以“技能立身、实践成才”为核心理念,为不适合传统学术路径的学生提供优质选择。通过清晰的学历层次、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透明的升学机制,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

考生应对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实验操作备考:提前熟悉实验器材,参与校内外模拟考试;

英语听说训练:利用AI学习工具强化听力与口语表达;

特长生冲刺: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类别,针对性提升术科水平;

心理调适: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关注政策动态,减少焦虑情绪。

2025年惠州中考政策通过“实践导向、多元评价、规范管理”三大主线,构建了更加科学、公平的升学体系。考生需紧跟改革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家长与学校则应提供资源支持与心理疏导,共同助力学子圆梦理想高中。

B01-08版

策划:刘辉龙 陈实 吕朋 统筹:杨振华 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黎秀敏 吴方 杨振华 王诗媛 田飞 郭秋成 蒋奇政 张嘉培 制图:何欣 易福红(即梦AI)

来源:南都N视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