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宫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各种影视题材中频繁提到的“冷宫”,冷宫这一说法源自民间,其实故宫中各个宫殿并无明确具体的固定位置,冷宫是紫禁城中历朝历代关押后宫失宠或犯严重罪行的嫔妃所在。
故宫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各种影视题材中频繁提到的“冷宫”,冷宫这一说法源自民间,其实故宫中各个宫殿并无明确具体的固定位置,冷宫是紫禁城中历朝历代关押后宫失宠或犯严重罪行的嫔妃所在。
2015年故宫大修之时,工人意外的在景阳宫的地砖缝隙中发现了几行歪歪扭扭的刻痕,混合着满文、汉子,就像一串跨越时空的密信。考古专家在用三维扫描仪复原后,这些刻痕的内容写着:“丙戌年冬,炭三筐未至”,这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王恭妃被幽禁于此的寒冬。可想600年前一位母亲蜷缩在阴冷黑暗的宫殿中,用发簪刻下了求救的信号,如今却成为了打开紫禁城尘封密码的一把钥匙。
这些在紫禁城被遗忘的场所,真实的面目比任何牢笼地牢都更令人窒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为了确保自己亲生儿子能继承皇位,把已经生下皇长子的宫女王氏封为恭妃后,就将她囚禁在景阳宫中。景阳宫位于东六宫东北角的宫殿,窗户被拇指粗细的铁定封的死死的,甚至连排水沟都被堵死。在2018年故宫维修的时候,发现景阳宫的地砖下面,有很多淤泥混杂着大量未燃烧的炭渣,根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在这里冬季的供炭量只有其他宫殿的三分之一。
被囚禁在这里的人,在绝境中爆发出强烈的生存本能,在故宫文物库房中收藏着一只比较特殊的银鎏金甲片发髻,发髻头上隐藏着一个微型凹槽,这种在明代常见的嫔妃首饰,经过X光的检查,发现在凹槽中居然曾经存放过银针,这正是在,《大明会典》中记载过的“银器验毒”的工具,更加让人惊叹的是在景德镇出土的一批青瓷唾壶中,这些本来就该存放在寝室的器物,在其底部竟然设计有夹层。在夹层中残留的粉末经过科学检测,竟然是人参和朱砂的混合物,这个发现证明在被囚禁的嫔妃中,他们偷偷把太医开出的补药藏在唾壶里,用这种办法对抗慢性中毒的威胁。
权利的压迫在所谓的冷宫中异常残酷无情,《内务府则例》中记载,清光绪年间看守冷宫的太监月俸要比宫里普通当值的太监多出1.2两白银,这笔不菲的收入和太监所“管辖人数”是直接挂钩的。在故宫的诸多故事里,珍妃的生平故事是流传最广最具争议和传说色彩的,据说珍妃被囚在北三所,考古人员在勘察时发现了墙壁上布满指甲抓痕的印记,其中最深最明显的一道足足有3毫米。可想当时的珍妃所受的痛苦折磨,让人心悸。这与后来溥仪的回忆录中所记载的不谋而合:“哪些被封死的窗户,连乌鸦都飞不出去。”
如今当我们站在修缮一新的景阳宫前,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数字复原的万历年间的宫殿原貌,在岁月的磨砺下,剥落的彩色画面下隐藏着朝鲜使臣偷偷题写的诗句,腐朽不堪的雕梁画柱间,残存着炭火灼烧的焦痕,在故宫最新的数字博物馆项目里,冷宫遗址的三维模型,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哪些曾经被囚禁与此的可怜女人们,在平均层高仅仅2.1米的建筑中,过着怎样绝望凄惨的生活。根据建筑心理学家的分析,在这种刻意营造的空间压迫感中,会让人患上幽闭恐惧症的几率提高整整60%。
2023年故宫在修复珍妃井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井绳上有特殊的绳结编制法,这种绳结的编法却从未在清宫档案中记载过,这或许是哪位倔强不屈的妃子,人生中最终的抗争。 如今物是人非,井台边竖立着的电子讲解牌,利用AI技术模拟当年珍妃的声音:“我不过是早生了百年”,在不远处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少女,穿着制作精良美轮美奂的汉服,手上拿着“故宫雪糕”,一缕阳光斜斜撒下,照在珍妃的画像上,仿佛画中的珍妃正在看着少女们羡慕的微笑。
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哪些困在冷宫中的可怜灵魂,用银簪、指甲划下的刻痕、匠心独具的绳结,穿过厚重的层层宫墙与如今的我们对话。故宫北三所遗址正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哪些砖缝里的刻痕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牢笼从来不在砖瓦之间,而在不敢打碎的思维枷锁里。
来源:枫哥这样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