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反华决战不在南海,更不在台海,而是在美国最后一张底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03:43 2

摘要:说实话,中美关系这几年越来越紧张,好多人觉得两国之间要是真打起来,肯定是在南海或者台海这些地方。但根据美国兰德智库的一些报告,其实情况没那么简单。兰德公司这些年出了不少分析中美军事平衡的材料,比如他们2015年那份关于中美军事能力的评估报告,就指出中国军力在亚

说实话,中美关系这几年越来越紧张,好多人觉得两国之间要是真打起来,肯定是在南海或者台海这些地方。但根据美国兰德智库的一些报告,其实情况没那么简单。兰德公司这些年出了不少分析中美军事平衡的材料,比如他们2015年那份关于中美军事能力的评估报告,就指出中国军力在亚太地区快速追赶美国,导致美国在靠近中国海岸的区域越来越难占上风。你知道吗,兰德的研究员们通过模拟各种作战场景,发现如果冲突发生在第一岛链内,美国的航母和基地很容易被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和远程火箭炮覆盖住。结果呢,美国开始调整策略,把重心移到印太地区的第二岛链和更远的第三岛链上去。这不是空谈,兰德2024年3月的一份证词里就明确提到,维持印太军事平衡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要在远离中国本土的地方才能发挥美国的优势。

其实,美国军方这些年已经在行动了。从2020年开始,美国空军和海军逐步从日本冲绳和韩国这些第一岛链基地后撤部队,转而加强关岛、帕劳和蒂尼安岛这些第二岛链的位置。关岛距离中国大陆有3000多公里,中国常规武器很难直接威胁到那里,除非动用核手段,但那显然不是常规冲突的选项。兰德的一份2023年研究简报里分析过,美国可以通过选择和塑造军事活动来威慑中国对盟友的侵略,比如在印太增加基地访问权和联合演习。举个例子,美国2025年7月发布的政策播客里,兰德专家克里斯汀·冈尼斯就谈到,美国正在努力扩大在印太的基地使用权,包括和澳大利亚、菲律宾的合作。这么做是为了避开中国导弹的射程,确保美国能在更安全的后方集结力量。

再来看南海和台海,美国其实没打算在那儿硬碰硬。南海那边,美国拉拢菲律宾新总统小马科斯,从2022年他上台后,菲律宾就开放了9个军事基地给美国使用。2024年4月,美国甚至把堤丰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到吕宋岛,这系统射程能覆盖中国本土沿海。菲律宾士兵已经开始熟悉操作这些装备,打算自己采购部署。但说到底,美国的目的是让菲律宾当第一线,自己在后头指挥。兰德报告指出,这种部署是为了提升盟友的自卫能力,而不是美国直接介入。台海情况类似,美国给台湾提供大量武器,支持所谓豪猪战略,就是让台湾自己武装起来,通过水雷和导弹阻止登陆。2023年美国批准的对台军售包括更多反舰导弹和无人机系统,目的是让任何进攻都付出高代价,从而维持现状。兰德的研究显示,如果美国直接在台海参战,损失会很大,所以策略是间接支持,让当地力量消耗对手。

印太地区才是美国真正下注的地方。兰德的多份报告,比如2022年那份关于中美在印太竞争的分析,就说美国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争夺中,谁都没完全占上风,但美国需要加强盟友网络来平衡中国。关岛基地是关键,美国从2020年起就投资加固那里,增加B-52轰炸机和航母的部署。2025年,美国国防部推进太平洋威慑倡议,预算里专门拨款改善关岛和夏威夷的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在冲突中作为补给和打击起点。兰德2024年的一份报告还提到,美国在印太的重大作战行动需要考虑印度的角色,因为印度是该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军力也不容小觑,有航母、核潜艇和洲际导弹在手。

不过,印度这张牌没那么好打。美国本来想拉印度当主要伙伴,2023年美国国务院就公开支持印度作为区域领导者,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推进合作。比如美印日澳的四方安全对话,就是为了在印太围堵中国。但印度有自己的算盘,它不甘心只当美国的跟班,更想自己称霸亚洲。兰德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里指出,印度对美国的拉拢有保留,因为它担心被卷入中美对抗,同时还得对付巴基斯坦边境的摩擦。结果,印度开始和中国恢复合作,比如2024年边境谈判和经济往来,这让美国有点被动。

德里克·格罗斯曼这个人,在兰德公司干了快十年,是高级国防分析师,专攻印太安全和国家安全政策。他早年在国防情报局和中央情报局工作过,处理亚洲事务,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积累经验。2014年加入兰德后,他领导了不少项目,比如分析中美在印太的竞争态势。格罗斯曼还去国会作证,2023年5月向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提交材料,讨论中国对大数据的看法和印太动态。他出版的报告包括2022年关于中国军事战略的分析,以及2024年对美国盟友网络的评估。2023年他离开兰德,创办了印太解决方案公司,继续提供区域分析服务。他的教育背景是乔治城大学的外交硕士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学士,经常参与实地考察,比如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格罗斯曼的观点比较务实,他强调美国需要灵活策略来应对中国,而不是一味对抗。

面对印度不完全配合,美国开始玩曲线战术,通过扶持巴基斯坦来间接施压。2022年9月,美国国务院批准了4.5亿美元的对巴F-16战机维护军售,这笔钱用来升级巴基斯坦空军的F-16机队,提升作战能力。巴基斯坦和印度有历史恩怨,多次打过仗,这么一搞,印度肯定得增加军费对付巴基斯坦。果然,印度外交部当时就抗议,说这会加剧区域紧张。兰德报告分析,这种军售能迫使印度分散精力,无法全力和中国合作,同时美国还能借机介入印度洋控制。2025年2月,美国又释放了3.97亿美元给巴基斯坦,用于监控F-16的使用,确保用于反恐而非对印。兰德的研究显示,这种做法能维持南亚平衡,让印度更依赖美国的安全保障。

印度洋对中国的意义很大,因为那是连接欧亚非的经济通道,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兰德2023年的一份简报里提到,如果印巴冲突升级,中国可能介入调解或提供支持,这就把中美拉进同一战场。印太战场对美国来说是优势地带,因为美国有全球基地网络,而中国远洋作战能力还在发展中。兰德2024年报告指出,中国虽然有航母和远程导弹,但大规模远洋行动还面临补给和后勤挑战。美国通过岛链策略,从第一岛链退到第二岛链,就是为了利用距离拉长中国供应链。

美国从亚太再平衡战略转到印太战略,已经意识到中国崛起不可阻挡,但还是想尽办法遏制。兰德的多份材料,比如2014年关于美国陆军在亚洲的报告,就建议策略要灵活 resilient。2025年,美国继续推进印太承诺,国务院2月发布文件,标记印太策略发布两周年,强调支持印度领导作用和盟友合作。但效果怎么样还难说,中国影响力在周边国家越来越大,很多国家选择对话而不是冲突。兰德2023年研究显示,美国和中国在印太影响力的竞争中,美国在军事上领先,但经济上中国更有优势。

总的来说,美国的底牌是印太的深度部署和盟友操纵。兰德2025年播客里,专家谈到美国如何反制中国,包括增加基地和盟友访问。德里克·格罗斯曼在X上2023年宣布创办公司,继续分析印太,提供前沿观点。他的报告强调美国需要评估中国对体系战的看法,比如2024年兰德报告分析中国领导层对美中竞争的评估。

来源:笙箫尽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