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专家一到现场就发现了问题:“整地质量不过关,播种再精细也难高产!”这话点醒了在场许多种植户。原来,直接播种省时省力,但关键步骤做不对,亩产1200斤就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麦田里,老农蹲下身捏起一撮土,摇头叹息:“种子撒得再欢,地没整对也是白搭。”直接播种不是简单挖坑撒种,背后的学问让许多种植户吃了亏。
春耕时节,华北平原上,一位种植大户看着自家麦田发愁。邻居家的麦苗绿油油一片,他家的却参差不齐。“都是直接播种,为啥差距这么大?”
农业专家一到现场就发现了问题:“整地质量不过关,播种再精细也难高产!”这话点醒了在场许多种植户。原来,直接播种省时省力,但关键步骤做不对,亩产1200斤就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现在很多农友都觉得直接播种就是省事,直接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完事了。其实不然,整地质量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地整不好,后面啥都白搭。
你得先看看土壤湿度合不合适。太干的土会把种子里的水分都吸走,发芽都难;太湿的土又会让种子烂掉。教大家个土办法:抓把土能捏成团,轻轻一碰就散开,这样的湿度正合适。
地里前茬作物的秸秆也得清理干净。秸秆太多,种子接触不到土壤,咋能发芽?整地时要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这样才能出好苗。
播种时间也得掐准了。老话说得好:“早播一天,晚播一天,产量差上百斤。”播种太早,地温低,种子在土里待久了容易烂;播种太晚,苗子长不好,分蘖少。
每日平均气温在15-18度时播种最合适,这个时候种子发芽又快又齐。大家要多留意天气预报,避开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播种。
播种深度也是个技术活。我发现很多农友用播种机的时候,都不太注意调节深度。播种深度最好控制在3-5厘米,太深了苗出不来,太浅了容易旱死。
沙土地保水差,可以播深点;粘土地容易板结,要播浅点。地湿的时候浅播,地干的时候深播。这些细节做好了,苗出得齐刷刷的。
现在很多播种机都带着施肥功能,确实省事。但要注意肥料不能离种子太近,不然会烧根。最好把肥料施在种子侧下方3-5厘米的地方,这样既安全又有劲。
每亩地用复合肥不要超过40斤,最好用控释肥。地太干的时候先别施肥,等下雨或者浇完水再说,这样更保险。
种完可不是就没事了!出苗后3-4天就要赶紧查苗,发现缺苗断垄的马上补种。小麦长出3-4片叶子的时候是最佳除草期,这时候除草最管用,对麦苗伤害也最小。
还要留心病虫害,特别是地下的害虫。越冬前记得浇冻水,能保地温,让麦苗安全过冬。精细管理才能高产稳产,这点可马虎不得。
邻近县市的种植大户赵明远照这些方法做,亩产达到了1350斤。“关键就是把整地放在第一位,然后把播期、深度和施肥都把握好,最后再把田间管理跟上。”他抓了一把沃土,笑着说:“这些细节看着不起眼,可差一点就是几百斤的产量差距!”
农业专家最后提醒:各地土壤气候条件不同,农友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向当地农技站请教,这样才能有个好收成。
现在调整方法还来得及,只要方法对了,亩产突破1200斤一点都不难!
来源:侯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