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主打物价问题,“可负担性”成利器,直击选民生活焦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23:00 1

摘要: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胀持续高烧,美国多个关键州的民主党候选人今年秋季把选战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个词上——“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对于普通选民来说,这是最直观、最现实的痛点。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胀持续高烧,美国多个关键州的民主党候选人今年秋季把选战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个词上——“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对于普通选民来说,这是最直观、最现实的痛点。

在新泽西,众议员米基·谢里尔推出计划“为你省时间省钱”,主打水电、住房、生活必需品等日常开销。在弗吉尼亚,前国会议员阿比盖尔·斯潘伯格干脆将自己的政策命名为“可负担的弗吉尼亚”,广告全天播放,反复强调“生活成本必须降”。

相比纽约自由派候选人曼达尼那种理想主义式的表达,谢里尔和斯潘伯格的语言更温和、务实。她们不主动提及激进政策,也与左翼保持距离,专注“选民的钱包”。

选民的关注点也确实在此。CBS新闻的最新民调显示,仅有41%的美国成年人认可特朗普的经济表现,59%表示不满。在通胀问题上,不满意比例更高达64%。而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民调中,28%的选民将“生活成本上涨”列为最影响投票的议题,超过了堕胎权、移民和教育。

民主党策略师杰西·弗格森形容得很直白:“特朗普当然重要,但对许多选民来说,他只是背景噪音。真正震耳欲聋的,是超市收银台上的数字。”

“可负担性”不仅成了竞选口号,也成了广告语和组织名称。从密歇根到新泽西,从初选到联邦竞选,民主党人几乎在所有层面都把“Affordable”变成了选战关键词。

密歇根州参议员马洛里·麦克莫罗在宣布参选时,就在橄榄球赛季开幕之际发布广告,强调过去几年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必须行动。

据广告监测公司 AdImpact 数据显示,今年已有近20个名字中带“Affordable”的政治团体和商业组织参与政治广告投放,显示这一议题已成选战主潮。

新泽西本地的电价飙涨尤其引起关注。根据罗格斯大学7月民调,一半居民表示水电费难以承受,过半民众认为医疗、住房、食品同样“不再可负担”。

谢里尔承诺,上任第一天就冻结电价,并动用紧急权力阻止水电费上涨。她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质疑:“别再说降电费不可能,我已经受够了。”

不过,州长菲尔·墨菲等民主党人对其政策的可行性表示怀疑。谢里尔的共和党对手杰克·夏塔雷利则将问题归咎于民主党政策,承诺通过增加能源供给、改革监管来“真正让账单降下来”。他的广告还将谢里尔与墨菲政府直接绑定,批评民主党“脱离现实”。

弗吉尼亚的战况同样围绕“生活负担”展开。斯潘伯格提出降低医疗、住房、能源支出的系列政策,批评特朗普时代的削减措施影响了大批联邦雇员,并点名攻击共和党副州长温瑟姆·西尔斯,称其支持的预算将推高医疗费、房贷、电费和油价。

她在广告中直言:“你要付出更多,只是为了让亿万富翁少付一点。”

西尔斯也展开反击,一方面继续在文化议题上发力,批评民主党在性别政策上的立场;另一方面则回击斯潘伯格“干预过度”,强调自己支持市场机制和个人选择自由。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是资本主义者,我相信市场,也相信你。阿比盖尔却连你调节空调温度、选什么电器和汽车的自由都不信任。”

这场围绕“谁更懂普通人”的交锋,正在成为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新一轮核心对抗。前者强调政府责任,后者主打自由市场。但无论立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生活成本,选民的现实焦虑。

结语:

从新泽西到弗吉尼亚,从候选人到政治团体,“可负担性”正成为民主党全国范围内的选战主轴。在物价居高不下、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这场“贴近生活”的选战语言,比传统意识形态口号更容易引发选民共鸣。

2026年中期选举日益临近,民主党能否凭借“可负担”的牌面守住关键席位,还需看选民是否买账。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竞选中,谁能拿出解决生活成本的真招实策,谁就更有可能赢得选票和信任。

来源:小何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