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文化四馆续文脉,地大推普实践传新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10:20 1

摘要:8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社“乡村喊高腔”推普实践团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巴东县文化四馆——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博物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

8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社“乡村喊高腔”推普实践团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巴东县文化四馆——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博物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探查普通话在巴东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中的运用及成效。

探图书馆智读空间

绘推普阅读新蓝图

巴东县图书馆是国家二级图书馆,馆内设有电子阅读区、数字阅读体验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以及创客空间、视障读者阅览室等五个特色室,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实践团成员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重点参观调研了朗读亭、视障读者阅览室、电子阅读区等功能空间。县图书馆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服务让工作人员及读者用普通话沟通成为常态,并设立特色功能区吸引不同年龄段读者进行体验,视障阅览室内还配备了丰富的盲文书籍及智能图书识别普通话朗读设备,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游文化馆品土家风情

学土家语探传播新境

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巴东县文化馆的民俗展厅、书画影艺展厅及“巴东老街”微缩场景让实践团成员们十分震撼。丰富的展品在讲解员的倾情讲解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实践团成员们更直观感受到巴东老城风貌与土家族民俗文化。参观后,实践团成员对讲解员老师进行了访谈调研,老师表达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视,并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希望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

非遗展示馆听匠艺故事

乡音普通话探共生之道

在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九佬十八匠”主题非遗长廊、巴东皮影戏道具展柜、土家族撒叶儿嗬舞蹈模型等展陈内容,成为实践团探索推普实践与非遗结合的重点。展馆内,实践团成员不仅体验了展馆内纤夫拉船、皮影戏等富有特色的互动设施,还向讲解员高老师学习了简单的土家话,这也引发了实践团成员对于普通话推广与地方方言关系的思考。

访博物馆品古韵

用普通话述历史变迁

在博物馆里,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聆听巴东地区和三峡库区的历史变迁、民俗发展与人文故事,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外,实践团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围绕“如何用普通话讲好巴东文物故事”展开交流,探讨将推普工作与文物讲解结合的可行方式,为后续推广活动积累思路。

此次巴东“文化四馆”探访之旅,不仅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乡村喊高腔”推普实践团触摸到巴东文化的深厚根脉,更探索出“普通话+非遗+历史”的推广新方向。未来,实践团将带着此行收获的灵感,把巴东的文化故事与推普经验融入后续实践,让规范语言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传承地方文化的桥梁,让更多人听见巴东的声音、读懂巴东的底蕴。

来源:文旅巴东

来源:恩施文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