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物简介:王传才,北镇中学校长助理、高三年级主任,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滨州市名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青海支教期间,他获“海北州优质课一等奖”“海北州优秀教师”称号。
人物简介:王传才,北镇中学校长助理、高三年级主任,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滨州市名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青海支教期间,他获“海北州优质课一等奖”“海北州优秀教师”称号。
在北镇中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天地,用细腻关怀温暖农村学子的心灵,远赴高原支教播撒知识种子,更以热忱传承着教育薪火。他就是王传才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0多年的从教路,王传才初心如昨。
>>>发起“与你有约”活动,帮学生找回自信
2003年,王传才走上讲台,他下决心:“要站稳课堂,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每周至少听四节课”,这是他为自己定下的规矩。无论是清晨的早读课,还是午后的常规课,总能看到他坐在教室后排,认真记录教学细节。课后,他主动向前辈请教课堂设计、学情把控的技巧。老教师们“严谨踏实、深耕课堂”的教学态度,滋润着他的初心,也为他的教学之路打下了基础。
最让他难忘的,是2014年中途接手的一个农村班。班里的学生有的来自周边县镇,家庭条件有限,更因自卑变得封闭寡言,整个班级氛围沉闷得让人揪心。如何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王传才冥思苦想多日,直到一个清晨,他看到学生张强一边啃着冷馒头,一边大声诵读课文——这个成绩优异却拒绝学费减免的孩子,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王传才发起了“与你有约”活动:每次考试有进步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与老师在学校餐厅共进一周午餐,费用由老师承担。他深知,以张强的努力,必然能进入优秀名单;而与其他同学一同参与,也能减少他的尴尬。周考结束后,按照姓氏音序倒排,张强成为首批受邀学生之一。
此后一周,王传才每天早早来到餐厅,打上荤素搭配的饭菜,和孩子们聊学习、谈生活。渐渐地,张强紧绷的嘴角有了笑意,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课堂上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后来,张强考上山东大学,还特意给王传才寄来一封信:“老师,谢谢您的午餐,更谢谢您让我找回了自信。”
>>>探索“快乐语文”,让课堂跳出传统授课模式
“阅读是对教师最好的滋养”,这是王传才常挂在嘴边的话。
多年来,他坚持每日阅读,案头的《飞鸟集》《教育漫话》《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都被他标注得密密麻麻。他不仅读文学经典,还专注于教育理论、教学案例的研读,每月都会撰写读书笔记,将阅读心得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在他看来,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是研究的源泉,研究是教学的升华。只有扎根课堂,研究才有意义;只有坚持研究,教学才能不断突破。”
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快乐语文”模式——下雪时,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观察雪景,记录“冰凉的激情”;春天到了,感受花草树木的生长,写下春日随笔;课上,他抛出“泰戈尔的诗句为何能打动人心”“文章的细节如何体现情感”等问题,引导学生激烈讨论,让语文课堂告别枯燥的知识点背诵。
多年来,他坚持撰写教育叙事,将课堂案例、学生故事整理成册,形成了一套贴合学情的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体系,他的课也成为学生口中“最想上的课”。
今天,王传才将很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年轻教师张老师刚入职时,面对调皮学生无从下手,课堂纪律难以把控。王传才得知后,不仅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还让张老师跟着自己听课,学习如何用趣味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快,张老师站稳了课堂,还在学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海北州孩子们手叠的幸运星是他最珍贵的礼物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背后是整个家庭的支撑。”王传才说。
2018年9月,面对青海支教的机会时,他既渴望为高原教育出一份力,又放不下家里——儿子面临小升初,妻子也是个高中老师,带着两个班的课还兼任备课组长,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
家人得知他的想法后,却是全力支持。妻子安慰他:“家里有我,你放心去,别忘了多给孩子打视频电话。”父母叮嘱他:“教书育人是好事,照顾好自己,别惦记我们。”临行前的傍晚,一家人绕着中海散步:新立河边的小树、天地桥上的人群、儿子踢着小石子的欢快身影、妻子温柔的目光,这些画面成为他在高原支教时最温暖的慰藉。
青海支教一年,高原缺氧让他常常难以入眠,最大的奢望就是能“酣睡一晚”。2019年3月,儿子寄来一首诗:“爸爸,我在零上18度的春天咳嗽了,愿意换你零下18度的嗓子安然……”读着诗句,王传才的眼眶湿润了。
但每当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他便又充满力量——每周准时参加学科组教研,为当地学校的教学改革献计献策。最终,他带的学生成绩稳步提升,他的课获“海北州优质课一等奖”,他本人获“海北州优秀教师”称号。支教结束时,孩子们每人叠了一颗幸运星送给他,上面写满“老师,您别走”“我们会想您的”……这些幸运星,至今是他最珍贵的礼物。
步履不停,温暖前行。王传才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看着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而这份幸福,也将支撑着他耕耘不辍。
来源:滨州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