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学家亚当·阿列克西奇一直在研究社交平台算法对英语的影响。他表示,社交平台会对有害、冒犯性或不当内容的词汇进行标记,而“算法语言”创造的一些词汇正是为避开这种内容审核。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英国《泰晤士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社交平台正“重塑语言”,部分词汇逐渐消失》的文章,作者是拉拉·维尔登贝格。全文摘编如下:
语言学家亚当·阿列克西奇一直在研究社交平台算法对英语的影响。他表示,社交平台会对有害、冒犯性或不当内容的词汇进行标记,而“算法语言”创造的一些词汇正是为避开这种内容审核。
“算法语言”这个术语于2022年开始走红,当时它是24岁语言学家亚当·阿列克西奇新书的书名。
在《算法语言:社交平台如何重塑语言未来》一书中,阿列克西奇阐述了算法如何增强某些词汇的使用频率,甚至彻底抹除另一些词汇的存在。
阿列克西奇称:“算法审查‘kill’(杀)这个词的事实,正迫使用户创造新表达。”阿列克西奇补充道:“当限制措施不复存在时,这些词汇很可能成为主流用语。”
他说:“我曾和一名老师交流,他说有学生在论文中写道哈姆雷特考虑‘unaliving’自己。很多老师都表示,学生并不知道这个词来自何处。他们也只是从朋友那里学到这个词。有些情况下,他们先学会了‘unaliving’,之后才知道‘suicide’(自杀)这个词。”
阿列克西奇还探讨了社交平台改变语言的其他方式,就像“lol”(laugh out loud,放声大笑)和“CBA”(can't be arsed,懒得动弹)最初源于短信,如今已融入日常对话。
例如,年轻人会模仿网上各种“梗”的语言风格。这类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呈现的幽默内容,常以“it's giving”(意为“这氛围感绝了”“有点那味了”)或“POV”(即“point of view”的缩写,指“第一视角”“视角代入”)等短语作为开场白。
阿列克西奇说:“我认为语言总会本能地去适应各种传播媒介。”
他说:“我发现自己使用的语言正在算法的影响下悄然改道,但越是深入研究,就越意识到这是当下所有语言变化背后的一种底层机制。它正在改变词汇的来源、流行方式及传播速度。”
去年,阿列克西奇还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称,体育运动隐喻,比如棒球术语“home run”(本垒打)和“strike out”(三振出局)在游戏玩家中使用得越来越多。
他说:“美国的传统休闲活动曾是一种重要的共同体验,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各种隐喻。而现在,美国有了新的休闲活动。”
他举例说明,年轻人会用“main character”(主角)来形容自己,而将陌生人比作“NPC”(非玩家角色)。“sidequest”(支线任务)指计划之外的活动,“spawn”(生成)意为突然出现。
他还提到“low-key”(低调地)正在网络蹿红。他说:“它的流行要归功于算法助推。四年前人们根本不会这么说。正因为我们几乎察觉不到它在悄然融入语言系统,所以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他说:“所有这些词汇都需要填补语言中的某个空白,若能填补这种需求缺口,它们自然就能留存下来。”(编译/邬眉)
《算法语言》一书封面
来源:郑州一科重工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