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8:20 1

摘要: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研究正迈向多维解析的新纪元。然而,技术从科研向临床转化的核心瓶颈、数据冗余与价值挖掘的鸿沟、产学研医协同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精准医学的普惠化进程。在此背景下,2025年4月24日19:00-21:00,由转化医学网联合欧易生物

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研究正迈向多维解析的新纪元。然而,技术从科研向临床转化的核心瓶颈、数据冗余与价值挖掘的鸿沟、产学研医协同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精准医学的普惠化进程。在此背景下,2025年4月24日19:00-21:00,由转化医学网联合欧易生物、墨卓生物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共同打造的转化医学圆桌π对话分享栏目,第一期将以“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为主题,邀请学术、临床专家及产业界领袖,以品茗对话形式深入探讨组学技术融合的创新路径、生态圈共建策略及精准医疗未来蓝图,旨在通过跨界智慧碰撞,破解行业痛点,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共同绘制精准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图景。

特邀嘉宾(按姓氏拼音排序)

潘刘阳

转化医学网董事长

长期研究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担任转化医学网董事长、新源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职务。转化医学网是转化医学的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前沿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新源转化医学中心是相关部门指导下成立的民非组织,聚焦在医疗成果转化。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特聘专家,担任全国医药卫生产业行业协会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前沿科技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产学研转化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理事,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秘书长,《生命精准系列读物—肿瘤与基因》副主编,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外导师。

裴颢

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级创业人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博士后。发表SCI论文14篇、申请国内知识产权100余项。转化成果入选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最具投资价值奖”、首届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创客中国”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三等奖。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技基金专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应急攻关项目、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团队。领衔企业团队获得浙江省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新锐100强、浙江省行业创新创优示范单位、单细胞先锋奖突破性创新企业,杰出企业等荣誉。

王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

美国犹他大学神经与解剖生物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后,历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代谢与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员、课题组长(2013-2019)、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胰腺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以肝癌、胰腺癌为代表的消化系统肿瘤,结合发育与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和技术,构建人源化疾病动物模型和类器官模型,开发高通量药物筛选组学平台,探索个性化细胞/基因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以主要(通讯)作者在Developmental Cell, Cancer Research,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等课题7项,获批专利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骨干。获中国动物学会卡尔蔡司优秀青年学者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院“地高建”卓学储备人才;兼任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委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理事、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上海君益禾生物医学公司首席科学家、南京江宁药谷学院特聘专家。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研究员、余㵑学者、博士生导师。于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医学院完成博士后及讲师工作。2024年4月回国,组建“后天免疫转录调控”课题组,致力于从分子和生化的角度,深入探索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Immunity等杂志,并被多家权威媒介专题报道。主持国家海外优青、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荣获小米青年学者、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Jeffery Modell奖、哈佛杰出华人生命科学研究奖、福布斯青年海归菁英等。

张志明

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春申金字塔人才。主要从事高通量组学检测技术服务和临床转化,20多年科研多组学服务和药物研发CRO服务,精通于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和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代谢检测等创新多组学技术。

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SPBIA,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02年9月,是“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上海市科协星级学会”、“浦东新区科协优秀学协会”、“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促进机构”。

协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丁健担任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担任监事长。现有会员单位近300家,理事单位75家(其中有4位院士)。会员单位涵盖浦东新区生物、化学、中药、医疗器械、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平台等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协会适应产业创新发展和政府职能转移的需要,在科技评价、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培训交流、会展论坛、信息资讯以及年报编制、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等领域开展服务工作,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统计、行业协调、行业培训、行业咨询、行业交流等职能,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关于欧易生物

欧易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多组学技术的研究服务机构,产品涵盖单细胞及时空多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临床诊断产品开发,秉承「以生物科技 成就他人 造福大众」的企业使命,用技术改变生活,用科技造福人类。

关于墨卓生物

创新驱动、卓鉴未来,墨卓生物创立于美国波士顿,落地中国浙江,汇集了由国际一流科学家和跨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等组成的一批优秀人才。墨卓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微流控、测序、生化、硬件开发、生信等关键技术,推出单细胞测序与数字PCR双技术平台,在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生命科学研究等多领域并行发展的科研+IVD解决方系领跑者。

来源:Yoni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