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我家住了五年,逢人夸我孝顺,今年春节我送他去儿子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07:18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文:老王杂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秀兰,你爸又去银行了?”

“嗯,每个月都去一趟,也不知道忙啥。”

“老人家可能是去存钱吧,你们家老王头真是有福气,有你这样的女儿。”

“哪里哪里......”

这样的话,五年来我听了无数遍。邻居们总是夸我孝顺,说我一个离异的女人,既要上班挣钱,又要带孩子,还要照顾老父亲,真是不容易。每次听到这些话,我总是笑着应付,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今年腊月,我做了一个决定——送父亲去弟弟家过年。

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腊月二十八这天,超市里人很多,大家都在为春节买东西。我在收银台前忙得团团转,手里的扫码器从早上八点响到现在,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秀兰,你看你这一天天的,累得够呛吧?”隔壁收银台的刘姐一边扫码一边跟我说话,“回家还得伺候老爷子,真是辛苦你了。”

“还好啦,我爸身体硬朗,自己能照顾自己。”我笑着回答,手上的动作没停。

“那也不容易,你看人家秀兰,一个人带孩子还照顾老父亲,多不容易。”旁边的顾客也插了句嘴,“老王头福气好,有这样的女儿。”

听到这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五年了,这样的夸赞我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从一开始的高兴,到现在的习惯,好像这已经成了我的标签——孝顺的女儿。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个冬天。妈妈突然走了,爸爸一下子老了好多,整个人都没精神了。弟弟志刚那时候刚开了家小饭店,生意还不稳定,张丽又刚生了二胎,家里确实忙不过来。我看着爸爸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就主动提出让他搬到我这边来。

“爸,您跟我住吧,正好妞妞也需要人照顾。”我当时是这么说的。

爸爸当时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怎么会呢,我一个人带孩子确实不容易,您来了正好能帮我。”

就这样,爸爸搬了过来。邻居们都夸我懂事,说现在这样的女儿不多了。志刚和张丽也很感激,说等以后条件好了,一定接爸爸过去住。

这五年来,我们的生活确实很和谐。爸爸每天下午三点半准时到学校门口等妞妞,外公外孙女手拉手回家的身影成了小区里的一道风景。我下班回家,总能闻到饭菜的香味,爸爸虽然手艺一般,但总是尽心尽力。

“妈妈,今天外公教我写了'福'字!”妞妞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毛笔字。

“写得真好!外公的字还是那么漂亮。”我接过字看了看,确实写得不错。

爸爸在一旁笑眯眯地说:“妞妞聪明,一学就会。”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平静,邻居们羡慕,亲戚朋友也夸赞。李阿姨总说:“你们家真是三代同堂,多幸福啊。”王叔叔也说:“老王头有这样的女儿,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但是,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爸爸有时候会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发呆。我问他在想什么,他总是说:“没什么,就是看看风景。”可是我们家阳台能看到什么风景呢?除了对面的楼房,就是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

还有,每次志刚打电话来,爸爸总是走到一边去接,声音压得很低。我偶尔能听到几句:“生意怎么样?”

“孩子们都好吧?”

“别太累了......”

“妈妈,外公为什么总是叹气呀?”妞妞有一次问我。

“外公叹气了吗?”

“嗯,有时候他以为我没看见,就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叹气。”

我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爸爸表面上看起来很开心,但偶尔会露出一些复杂的表情。我以为他是想妈妈了,也没有多想。

今年腊月,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理解错了。

02

腊月二十五这天晚上,我做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意外的决定。

吃完晚饭,妞妞在客厅写作业,爸爸在看电视,我在厨房洗碗。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了五年,平静又温馨。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开口说道:

“爸,今年春节咱们去志刚家过年吧。”

正在看新闻的爸爸愣了一下,遥控器差点掉到地上:“去他们家?为什么?”

我从厨房走出来,擦着手说:“您好久没见小宝和小美了,他们也想您了。”

“可是......”爸爸有些紧张,“我们在家过年不是挺好的吗?我都习惯了这边的生活。”

“就住几天,过完年再回来。”我的语气温和但很坚决。

妞妞抬起头看了看我们:“我们在家过年不好吗?我还想跟外公一起包饺子呢。”

“小宝和小美想要爷爷了,你外公应该去看看他们。”我解释道。

爸爸坐在沙发上,复杂地看着我:“秀兰,是不是我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

“没有的事,您想哪儿去了。”我赶紧说,“我就是觉得您也该享享儿子的福,不能总让女儿照顾您。”

这话说出来,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也说不清楚。

从那天开始,家里的气氛就有些微妙了。我开始整理爸爸的衣物,翻出他的老相册,把他的常用药品装进小盒子里。每一个动作都很认真,好像真的要送他去很远的地方似的。

爸爸坐在一旁,看着我忙碌的身影,不时想说些什么,但最后都没有说出口。

“秀兰,要不算了吧,我真的不想去。”爸爸最后还是开口了。

“为什么不想去?”我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他,“难道您不想志刚了?”

“想是想的,但是......”

“但是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觉得在这里挺好的。”

我继续收拾东西,心里想:到底是什么让他这么不愿意去弟弟家?

那几天,我开始回想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爸爸确实很少主动提起志刚家的事,每次都是志刚打电话来,他才会聊几句。志刚来看望的次数确实不多,一年也就三四次,每次来也待不了多久就走。

这正常吗?按理说,父子之间不应该这么生分才对。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奇怪:张丽每次来,总是对爸爸格外客气,但那种客气中又带着一丝拘束,好像有什么心事。

“爸,您身体还好吧?”张丽总是这样问。

“好着呢,好着呢。”爸爸总是这样回答。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气氛有些尴尬。

五年来,我一直以为这是正常的家庭关系,毕竟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不一样。但现在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有些不太对。

“妞妞,你觉得外公快乐吗?”我突然问女儿。

妞妞想了想说:“外公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很快乐,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好像不太开心。”

“为什么这么说?”

“我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外公坐在客厅里发呆,眼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孩子的话让我心里一紧。原来不只是我感觉到了,连妞妞都察觉到了爸爸的不快乐。

那么,这五年来,爸爸真的快乐吗?

从决定送爸爸去志刚家过年之后,我开始更仔细地观察他的一些行为。以前觉得正常的事情,现在看来都有些奇怪。

比如,爸爸每个月都要去一趟银行,雷打不动。每次去银行之前,他都要很认真地准备,把身份证、银行卡都检查好几遍。回来后,总是心情沉重,有时候连晚饭都不太有胃口。

“爸,您去银行干嘛呀?”我以前问过几次。

“没什么,就是去取点钱,看看账户。”他总是这样回答。

还有,每次接到志刚的电话,爸爸总是走到阳台上或者卧室里,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人听到。我偶尔能听到一些片段:

“生意还好吧?”

“孩子们都健康吧?”

“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那边如果有什么困难......”

这最后一句话总是说得很小声,我听不太清楚后面说的什么。

腊月二十七这天,我提前下班回家,准备帮爸爸收拾去志刚家的行李。推开门,发现爸爸正在打电话,看到我回来,他赶紧挂了电话。

“谁的电话?”我随口问了一句。

“没...没人,打错了。”爸爸有些慌张。

但我明明听到他在说话,语气很认真。

整理爸爸衣物的时候,我在他的外套口袋里发现了一个存折。按说这没什么奇怪的,老人家都喜欢用存折,但这个存折的封面已经很旧了,明显经常使用。

出于好奇,我翻开看了看。

这一看,我愣住了。

存折上显示,爸爸每个月二十号都会转账3000元,收款人的名字是:王志刚。

我的手开始发抖。3000元,对于只有3500元退休金的爸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意味着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几百块钱,还要靠我偶尔给他的零花钱过日子。

为什么要给志刚转钱?

我仔细看了看转账记录,从五年前开始,一直到上个月,每个月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五年来,爸爸一共给志刚转了十八万块钱。

十八万!这对于一个退休工人来说,几乎是他大半辈子的积蓄。

我坐在床边,拿着存折的手在发抖。各种疑问涌上心头:

志刚知道这件事吗?

爸爸为什么要瞒着我给他转钱?

是志刚主动要的,还是爸爸主动给的?

如果志刚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提过?

如果志刚不知道,那这钱到哪里去了?

我想起这五年来的种种细节。爸爸从来不买新衣服,总是说旧的还能穿。我给他买东西,他总是说太贵了,用不着。有时候我想给他一些零花钱,他也总是推辞,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原来,他是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志刚。

可是为什么?

04

志刚的饭店这两年生意还不错,虽然谈不上发财,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应该没问题。为什么需要爸爸的钱?

还有,如果真的需要钱,为什么不明说?为什么要这样偷偷摸摸的?

我想起张丽每次来访时的表情。她总是对爸爸格外客气,但那种客气中带着一丝不自然。现在想来,会不会是因为心虚?

“妈妈,您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妞妞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

“没事,妈妈就是有点累。”我赶紧把存折收起来。

“外公呢?”

“在客厅看电视。”

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不能草率下结论。

晚饭的时候,我仔细观察爸爸的表情。他看起来很平静,但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有事。

“爸,志刚最近生意怎么样?”我试探性地问道。

“还行吧,比以前好一些。”爸爸回答得很简单。

“那就好,开饭店不容易,要是遇到什么困难......”

“没有困难,他自己能行。”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语气有些急。

这种反应更让我确信,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个存折上的数字。3000元,每个月3000元,五年来从未间断。

这不是一笔小钱,对于爸爸来说,这几乎是他全部的收入。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天,我决定主动问问志刚。

“志刚,最近生意怎么样?”我给弟弟打了个电话。

“还可以,比去年好一些。你怎么突然关心起我的生意了?”志刚的语气有些疑惑。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对了,爸爸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吧,你不是一直在照顾他吗?”

“嗯,就是觉得他有时候心情不太好,可能是想你们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志刚说:“姐,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没有,就是觉得爸爸想你们了,所以想今年春节让他去你们家过年。”

“真的吗?”志刚的声音突然激动起来,“爸爸真的愿意来吗?”

这种反应让我更加困惑。听起来,志刚是很希望爸爸去的,但为什么五年来他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过?

“应该愿意吧,我已经跟他说了。”

“那太好了,我这就跟张丽说,让她收拾房间。”

挂了电话,我心里的疑问更多了。从志刚的反应来看,他确实很想念爸爸,也很希望爸爸去他们家。那么,这五年来的疏远是怎么回事?

还有那十八万块钱,到底是怎么回事?

腊月二十九这天,我下定决心要弄清楚这件事。

趁着妞妞去同学家玩,我把存折拿出来,直接走到爸爸面前。

“爸,这是什么?”我把存折放在茶几上。

爸爸看到存折,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手开始有些发抖:“你...你怎么......”

“我在整理您的衣服时发现的。”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您能告诉我,为什么要给志刚转钱吗?”

爸爸低下头,半天没有说话。客厅里很安静,只能听到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

“爸,我不是要怪您什么,我就是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您的退休金一共才3500块,每个月给志刚3000,您自己怎么生活?”

“我...我......”爸爸想要解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是志刚问您要的,还是您主动给的?”我继续问道。

爸爸摇摇头:“不是他要的,是我...是我主动给的。”

“为什么?志刚的生意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需要您的钱?”

爸爸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中有些无奈:“秀兰,有些事情...说出来你可能不高兴。”

“什么事情?您说吧,我不会不高兴的。”

爸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开口了:

“五年前,你妈妈走了以后,我确实很难过,身体也不好。你提出让我住过来,我当时很感动,觉得有这样的女儿真是我的福气。”

“那志刚那边呢?”

“志刚那时候刚开饭店,确实很辛苦。但是......”爸爸停顿了一下,“但是主要原因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是因为他们家确实困难。不是生意的问题,是因为张丽刚生了小美,又要照顾小宝,还要帮忙看店,实在忙不过来。而且......”

爸爸又停顿了,似乎在考虑要不要说下去。

“而且什么?爸,您就都说了吧。”

“而且他们刚开店的时候借了不少钱,每个月要还贷款,压力很大。我看着心疼,就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

“所以您就每个月给他们3000块钱?”

“是的。我想着反正我一个人也花不了多少钱,在你这里吃住都不用操心,把钱给志刚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我听了这话,心里五味杂陈。爸爸是为了帮助志刚,但为什么要瞒着我?

“爸,您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帮助志刚呀。”

爸爸苦笑了一下:“我怕你觉得不公平。你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照顾我,已经够辛苦的了。如果再让你知道我把钱都给了志刚,你心里会不会不舒服?”

这话让我愣住了。原来爸爸是这样想的。

“还有,”爸爸继续说道,“我不想让志刚觉得难堪。如果让人知道老父亲在女儿家住着,还要帮儿子,他脸上也不好看。所以我就跟他说,这事不要告诉你。”

“志刚知道您给他转钱?”

“当然知道。不过我跟他说了,这是我自愿的,让他不要有心理负担。”

我终于明白了。这五年来,爸爸一直在暗中帮助志刚,还要保守秘密,不能让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很矛盾,既想帮助儿子,又不想让女儿知道,担心我会不高兴。

“爸,那您为什么不愿意去志刚家过年?”

爸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怕去了会给他们添麻烦。这五年来,我帮了他们不少忙,但我不希望他们觉得有负担。如果我去了,他们肯定要很用心地照顾我,我不想让他们为难。”

“还有,”爸爸的声音变得很轻,“我在这边住惯了,妞妞也需要我。如果我走了,你一个人带孩子会更辛苦。”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原来爸爸心里装着这么多事情,他既担心儿子的生活,又不想增加女儿的负担,还要考虑外孙女的感受。

“这五年我很开心,真的。”爸爸看着我说,“妞妞那么乖,你对我那么好,我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我总想着志刚那边,两个孩子要上学,生意虽然好了一些,但毕竟刚起步,不稳定。我想着能帮就帮一点,反正我一个老头子也花不了什么钱。”

“我想着等他们完全稳定了,我再停止帮助。但现在小宝要上中学了,花费会更大,所以......”

爸爸没有说完,但我已经明白了。他是想一直帮助志刚,直到弟弟完全不需要帮助为止。

我看着眼前这个老人,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他表面上在我家过着安稳的生活,享受着外界的夸赞,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另一个家庭,默默地承担着经济压力。

“爸,您这五年过得累不累?”我问道。

爸爸想了想,诚实地说:“有时候会想志刚他们,想小宝和小美,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但是和你们在一起,我也很快乐。”

“如果让您选择,您更想住在哪里?”

这个问题让爸爸陷入了沉思。过了很久,他才说:“其实...我哪里都想住。志刚是我儿子,你是我女儿,小宝、小美、妞妞都是我的孙辈,我都爱。”

“但是五年来,我确实更多的是在担心志刚他们。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更需要我吧。”

这句话让我彻底明白了。原来爸爸这五年来,表面上是在享受女儿的孝顺,实际上心里一直放不下儿子家。他之所以不愿意去志刚家,不是因为不想去,而是因为担心给他们添麻烦。

而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尽孝道,却没有真正理解爸爸的内心。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我的心情很复杂,但更多的是理解。

我走过去坐在爸爸身边:“爸,您为什么不早说?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爸爸眼中含着泪:“我怕你觉得委屈。毕竟是你在照顾我,结果我还要惦记着志刚家,你心里会不会不舒服?”

“怎么会呢?”我握住爸爸的手,“志刚确实不容易,我们帮一帮也是应该的。您是他父亲,关心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真的吗?你不怪我?”爸爸有些不敢相信。

“我怎么会怪您?您心疼儿子是人之常情。只是您这样偷偷摸摸的,我担心您过得不开心。”

爸爸听了这话,眼泪终于流了下来:“我就知道我女儿最懂事。这五年来,我心里确实有些矛盾,想帮志刚又怕你知道后不高兴,想去看看他们又怕给他们添麻烦。”

“爸,以后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咱们一家人商量着办。”

“好,好。”爸爸连连点头。

我想了想,决定主动给志刚打电话,把话说开。

“志刚,是我,您现在方便说话吗?”

“方便,怎么了姐?”

“是这样的,我想和你商量一下爸爸的事情。”

“爸爸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志刚的声音立刻紧张起来。

“身体倒是没事,就是我发现了一些事情,想和你谈谈。”

我把发现存折的事情告诉了志刚,包括爸爸这五年来每月转账的事情。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志刚有些哽咽的声音:“姐,你知道了......”

“你别急,我没有责怪谁的意思。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姐,这事我一直想告诉你,但是爸爸不让。他说你已经够辛苦的了,不想再让你为我们家的事操心。”

“那你们家这五年来确实有困难?”

“有过。刚开始那两年确实挺难的,要还贷款,又要养孩子,张丽还要帮忙看店。爸爸知道后,坚持要帮我们,我当时也确实需要这笔钱,就收下了。”

“现在呢?”

“现在好多了,生意稳定了,贷款也还得差不多了。我前几个月就跟爸爸说不用再给钱了,但他不听,说小宝要上中学了,花费大。”

我听了这话,心里暖暖的。原来志刚并不是一直在接受爸爸的帮助,他也想过要自立。

“那你为什么很少来看爸爸?”

“我......”志刚停顿了一下,“我觉得愧疚。爸爸在你那里住着,还要拿钱帮我,我心里过意不去。每次来看他,我都觉得很难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还有就是店里确实忙,张丽一个人看不过来,我也抽不出太多时间。”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志刚不是不想来看爸爸,而是因为心里有负担。他觉得接受了父亲的帮助,就没有脸面经常去看老人。

“志刚,爸爸想去你们家过年,你们欢迎吗?”

“当然欢迎!”志刚的声音立刻兴奋起来,“我做梦都想爸爸能来我们家住几天。这些年我一直想接他过去,但是怕影响你们的生活,也怕爸爸不愿意来。”

“那好,明天我就送爸爸过去。不过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你说。”

“以后关于爸爸的事情,咱们兄妹俩要一起商量。经济上的事情,也要一起承担,不能让爸爸一个人操心。”

“好,太好了。姐,你真是太好了。”志刚在电话里有些激动,“我这就跟张丽说,让她好好准备。”

挂了电话,我转头看向爸爸。他一直在旁边听我打电话,脸上的表情从紧张变成了高兴。

“爸,志刚很想您去呢。”

“真的吗?”

“真的。他说这些年一直想接您过去,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孩子心眼好,就是太要强了,什么事都想自己扛。”

“那您愿意去了?”

“愿意!太愿意了!”爸爸像个孩子一样高兴,“我想小宝和小美想得不行,五年了,也不知道他们长多高了。”

看到爸爸这样开心,我心里也很高兴。

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包饺子。这可能是我们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前夜了。

“妞妞,你舍得外公吗?”我问女儿。

“舍得,也不舍得。”妞妞说,“舍得是因为小宝哥哥和小美妹妹,不舍得是因为我会想外公。”

“那以后外公就两边住,这边住一段时间,那边住一段时间,这样大家都能见到外公了。”

“真的吗?”妞妞眼睛一亮。

“真的。”爸爸摸摸妞妞的头,“外公哪里都不去,就在这两个家之间转。”

“那太好了!”妞妞高兴地拍手。

06

年三十这天,我真的送爸爸去了志刚家。

志刚早早就站在门口等着,看到我们的车,立刻迎了上来。

“爸!”志刚喊了一声,眼中有些湿润。

“志刚!”爸爸也很激动,下车后紧紧抱住了儿子。

张丽从屋里出来,笑着说:“爸,您可算来了。小宝和小美一早就在问爷爷什么时候到。”

“小宝!小美!”爸爸看到两个孩子,立刻蹲下身子张开双臂。

两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一左一右抱住了爷爷。

“爷爷,我想死您了!”小宝说。

“爷爷,您怎么现在才来呀?”小美撒娇道。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很暖。原来爷孙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分离而淡漠,反而因为想念而更加深厚。

进了屋,我发现志刚和张丽确实为爸爸的到来做了很多准备。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床上铺着新的床单被罩,桌子上放着爸爸爱吃的点心。

“张丽,这些年辛苦你了。”爸爸对儿媳妇说道。

“不辛苦,应该的。”张丽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您这些年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您才对。”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爸爸摆摆手。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很和谐。

“爸,这些年让您受委屈了。”志刚举起酒杯说道。

“说什么委屈,我在秀兰家过得很好。妞妞那么乖,秀兰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委屈的?”

“但是我知道您心里想我们。”

“想是想的,”爸爸笑了笑,“但我也想妞妞和秀兰。所以我想了个办法,以后我就两边住,哪边都是我的家。”

“真的吗?”小宝兴奋地问,“那爷爷能经常来我们家了?”

“当然能,爷爷想来就来。”

听到这话,孩子们都很高兴。

吃完饭,我准备回去了。临走前,志刚把我拉到一边。

“姐,关于钱的事情......”

“不用说了,以后咱们一起承担。爸爸的退休金就让他自己花,其他的事情咱们兄妹俩商量着办。”

“谢谢你,姐。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咱们是一家人,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回家的路上,妞妞问我:“妈妈,外公会开心吗?”

“会的,你看外公今天多高兴。”

“那外公什么时候回来?”

“过完年就回来了。不过以后外公可能会两边住,有时候在咱们家,有时候在舅舅家。”

“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样小宝哥哥和小美妹妹也能经常见到爷爷了。”

听到女儿这样说,我心里很高兴。孩子总是最单纯的,她们懂得分享,懂得让别人也快乐。

大年初一这天,我们一大家人在志刚家吃团圆饭。桌子很大,坐了八个人,老老少少三代人,热热闹闹的。

“来,咱们干杯!”志刚举起酒杯,“祝爸爸身体健康,祝全家幸福美满!”

“干杯!”大家一起举杯。

爸爸看着满桌子的人,眼中闪着幸福的光芒。我知道,这是他这五年来最开心的时刻。

饭后,我和张丽在厨房洗碗,她对我说:“秀兰,这些年真是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照顾爸爸,我们家可能早就垮了。”

“别这么说,爸爸也帮了我很多忙。我们是一家人,照顾老人是应该的。”

“以后爸爸要是来我们家住,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他。”

“我知道,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儿媳妇。”

那天晚上,爸爸给我打电话:“秀兰,我在这边挺好的,你和妞妞也要好好的。”

“我们都好着呢,您别担心。”

“我想过了,以后我可能真的要两边住。春夏在你那边,秋冬在志刚这边,这样对大家都好。”

“您愿意就行,我们都支持您。”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你们这样的儿女。”

挂了电话,我坐在客厅里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五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尽孝道,让爸爸过上了好生活。但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孝顺不是让老人感激你的付出,而是让老人真正快乐,真正自在。

正月初八这天,爸爸回来了。他看起来精神很好,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很多。

“外公,您回来了!”妞妞扑到外公怀里。

“想外公了吗?”

“想了!小宝哥哥和小美妹妹对您好吗?”

“对我可好了,天天陪我聊天,还给我讲学校里的事情。”

看着外公外孙女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很温暖。

春节过后,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新的节奏。爸爸按照自己的计划,在两个家之间轮流居住。有时候志刚会开车来接他,有时候我送他过去,有时候他自己坐公交车去。

邻居们发现了这个变化。

“秀兰,你爸爸怎么经常不在家了?”李阿姨问我。

“他去我弟弟家住一段时间,两边轮着住。”我笑着回答。

“那也挺好的,两个孩子都能尽孝。”

“是啊,这样对大家都好。”

没有人再夸我特别孝顺了,因为现在照顾爸爸变成了全家人的事情。但我觉得这样更好,因为爸爸真的快乐了。

有一天,妞妞问我:“妈妈,明年春节外公还去舅舅家吗?”

我笑着说:“看外公的心情,他想去哪就去哪。”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