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火炮大升级,“博达纳”缩短身管,将摆脱对外依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06:00 1

摘要:乌克兰自主研发的2S22“博达纳”自行榴弹炮正迎来重大技术调整与战术定位转型。据《Defense Express》网站9月4日报道,该型火炮将原先的52倍径身管改为39倍径,并计划换装新型底盘,以适应更广泛的战场需求。这一改变不仅是生产工艺上的优化,更意味着“

乌克兰自主研发的2S22“博达纳”自行榴弹炮正迎来重大技术调整与战术定位转型。据《Defense Express》网站9月4日报道,该型火炮将原先的52倍径身管改为39倍径,并计划换装新型底盘,以适应更广泛的战场需求。这一改变不仅是生产工艺上的优化,更意味着“博达纳”将主动进入当前由美国M777、M109及苏联2S3“牡丹”等火炮所主导的作战领域,意图在现代炮兵体系中占据更关键位置。

在不久前举办的波兰凯尔采国际国防工业展览会(MSPO 2025)上,相关企业正式公布了这一调整计划。新版本的火炮系统预计将搭载于韩国或德国提供的底盘之上,以提升整车的机动性与适应性。而负责生产的克拉马托尔斯克重型机床制造厂目前产能已接近每月30辆,显示出乌克兰在战时条件下仍保持相当的国防工业动员能力。从军事部署层面看,缩短身管不仅降低了制造工艺的复杂度,更使“博达纳”有机会安装于更轻型的6×6轮式底盘上,从而更好地适配旅一级炮兵部队对机动火力支援装备的需求。

从装备类型发展的角度来看,39倍径的身管设计也为推出牵引型号提供了可能。未来可衍生出更便于运输、操作和隐蔽的牵引式榴弹炮,用以填补类似美国M777所承担的火力角色。当前牵引版“博达纳-B”仍沿用2A36“风信子-B”的炮架结构,但厂家已计划研制专属炮架,以进一步实现系统轻量化与国产化,更好地匹配乌克兰陆军旅级单位的作战节奏。

在战术性能方面,39倍径版本的“博达纳”预计将具备约20-21公里的射程,使其在火力覆盖能力上接近美国的M109自行榴弹炮及苏联2S3“牡丹”自行火炮。后者目前仍在乌军中服役,但已逐步显露出性能老化、适应性不足的局限。若“博达纳”能够成功改用履带式底盘,还将显著增强其在复杂地形下的越野机动及战术生存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在实战中替代老旧火炮系统。

底盘选择的多元化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博达纳”主要依赖捷克太脱拉卡车作为底盘,但其交付缓慢、成本偏高,限制了大规模列装。如能改用其他国家已援助或可快速采购的底盘——如德国莱茵金属曼HX及TGS系列卡车,甚至部分履带平台,将显著提升乌军装备供应链的弹性与抗干扰能力。另有消息称,乌方考虑采用德国“山猫”步兵战车底盘作为履带式方案的基础,该底盘载重能力高达50吨,完全符合搭载39倍径火炮系统的技术要求。

总体而言,缩短身管、更换底盘不仅是“博达纳”一次重要的技术迭代,更是乌军根据实战反馈推动装备体系优化升级的体现。新型“博达纳”将有望在旅级作战单位中逐步替代原有的2S3和M109,并凭借其良好的平台适应能力,整合至乌军现役多种轮式与履带底盘上,从而形成更加机动、可持续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火力输出力量,进一步强化乌克兰地面部队的炮兵作战效能。

来源:科技扒一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