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医称:疼痛程度超过任何酷刑,731部队冻伤试验有多残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20:12 1

摘要:有时候,真正让人寒心的,不是刺刀,不是枪声,而是一个实验报告里,整整齐齐的数字和表格。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有时候,真正让人寒心的,不是刺刀,不是枪声,而是一个实验报告里,整整齐齐的数字和表格。

那年头,日本731部队的军医吉村寿人在一篇论文里写道:“被试者在温食后抗冻伤评分为8.6,评价等级A。”没什么语气,也没什么情绪,就像在写一份普通的化验单。

但谁也没问过,那“评分”背后,是谁的手指,是谁的胳膊,是谁的命。

说起来,吉村的晋升速度确实挺快。1938年刚进731部队时,他还只是个六等技师,四年后已经是四等了。

这事儿放在当时的军队系统里,属于特别快的。

不少人以为他是个技术出众的骨干,其实内部档案里写得清楚:他的“优秀”等级,是靠一场又一场冻伤实验换来的。

可这事儿要从更早说起。

1936年,关东军司令部下了一道命令,要专门设立一个“冻伤研究课题”,由石井四郎亲自负责。

东北冬天冷,部队作战受限大,他们想搞清楚人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冻伤,什么情况下能扛住。

于是,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建起了一座冻伤试验室。

刚开始还挑冬天做实验,后来干脆一年四季都搞,用冷风机制造“寒冷”。

人站在外头,被风吹得浑身僵硬,直到皮肉麻木,再用木棍敲。

一敲,响声跟敲木板似的——这时候,说明冻透了。

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有些人冻到手指脱落,有些人冻完之后被拉回屋里泡热水,听说那一泡,皮都能一块块地撕下来。

吉村寿人就是通过这些实验,写出了几十页的表格和数据,还细致地分了ABCDE五档。

他说,这样的数据更“科学”。

可是,那些人不是数字。

他们有的是刚生完孩子的苏联女人,有的是从东北农村抓来的壮劳力,还有从朝鲜带来的青年。

他们被叫作“木头”。

日军说,需要几个木头,就从牢房里拖几个出来。

执行任务的警备兵也不是多话的人,收到命令就抬走,没人问为什么。

1944年冬天,有名苏联妇女刚从监牢里分娩出来不久,手指开始坏死。

冻伤导致的肌肉脱落,一点点从指头往手臂蔓延。

医生记录着这整个过程,像在观察一块生物标本。

还有一次,一名妇女在室外冻伤之后被强行泡进热水,结果皮肤大面积脱落。

一名军官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徒手撕下她胳膊上的一整块皮肉。

这种事在试验室里并不少见,甚至成了某种“标准操作”。

那些被冻伤的实验对象,如果没死,还会被送去做细菌实验,或者毒气实验。

等彻底“利用完”,尸体就送进焚尸炉。

有731部队的旧成员后来回忆,他们那会儿每天都能看到白烟从焚尸炉的烟囱冒出来,像是烧垃圾一样,只不过烧的,是人。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儿不对。

当时日本的医学界,大多采取沉默。

有医生甚至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未来的医学发展”。

吉村寿人的实验报告在医学圈里流传甚广,被当作军事医学的范例。

直到战败后,有关731部队的事才一点点被挖出来。

可就算是那时候死去的日本人,也和“木头”不一样。

据说在平房区的慰灵室里,安放着300多具日本人的骨灰,大多是病毒实验中感染致死的。

他们有名字,有牌位,有人来祭拜。

而非日本籍的实验对象,连编号都没有。

记录的纸张,一旦用完,就被烧掉。

这事儿后来也不是没人追查。

战后,苏联曾在哈巴罗夫斯克开过一场军事审判,部分731部队成员被判刑。

但吉村寿人没被抓。

他把自己那份冻伤实验的完整数据交给了美军。

作为交换,他得以回到日本,继续他的医生生涯。

甚至在战后还发表过几篇医学论文,讲的还是“人体在极冷环境下的生理反馈”。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叫他“技师吉村”。

参考资料:

《哈巴罗夫斯克审判资料汇编》,俄联邦军事档案馆,1949年

中央档案馆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选编》,国家档案出版社,2002年

松野诚也,《731部队内部制度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2021年

冈田裕成,《人体实验与医学暴行:日军731部队研究》,岩波书店,2005年

北京青年报,《日军731部队冻伤试验五花八门 悲惨一幕真实再现》,2023年

来源:花开富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