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踏浪”绘就“春山新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5:49 1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规划》的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求知精神,在二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规划》的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求知精神,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玄圃积玉”中汲取智慧,紧握“内培+外吸”的人才画笔,挥舞“政策工具箱”的产业巨椽,在广袤乡村绘就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以理论为舵,耕读田间,在“树坚不怕风吹动”中校准振兴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定盘星”。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冰霜历尽心不移”的定力,构建“理论学习+实践应用+总结提升”的闭环体系。读懂《规划》提出的“供给、科技、经营、产业、竞争”五大农业强国目标,深刻把握“夯实产能、筑牢根基”的核心要义,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具体实践。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灵活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建立“三会一课+田间课堂”的双轨机制。通过“行走的党课”深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实践中强化政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共建共享、富裕农民”理念,要将“农民增收”作为检验理论学习成效的试金石,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

以人才为桨,引擎轰鸣,在“广纳英才克难关”中激活乡村“最强大脑”。人才是农业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既要挖掘“田秀才”“土专家”等本土人才,也要吸引“返乡创客”“新农人”“大学生志愿者”等外部力量。“内培”方面,汲取“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成功经验,建立“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的培养体系,开展“智慧农业”“电商运营”等定制化培训,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外引”方面,需用好用活“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志愿项目人员,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与乡村振兴的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各基层单位要积极完善激励保障体系,对扎根基层的人才给予“编制+职称+待遇”三重保障,让“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成为乡村人才的新常态。要深入贯彻学习“创新驱动、厚植动能”理念,让人才的集聚带动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

以产业为帆,数字赋能,在“问渠那得清如许”中深耕产业新质生产力。产业振兴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动能。要立足打造“一县多业、一村多品”模式,积极构建“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激活“三品一标”农产品潜力。创新激发产业新业态,将特色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打造“农业+”等新型热门IP,实现“沉睡资源”变“一池春水”。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农业产业格局,要抓住“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机遇,积极构建“直播电商+冷链物流+溯源系统”的智慧农业生态。用好用活“政策工具箱”,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平台,深耕产业新质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时代脉搏”,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共同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磅礴力量!(富顺县骑龙镇缪建宇)

编辑:冯方湲

编审:韩钰

来源:自贡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