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产品,这些潜伏在中国的美国货,你真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6:29 1

摘要:最近,美国加关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网上总能看到这样的论调:"美国人离了中国制造就活不下去!"

最近,美国加关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网上总能看到这样的论调:"美国人离了中国制造就活不下去!"

但说这话的人可能不知道,就在我们身边,其实藏着不少美国品牌的产品,从吃的喝的到穿的用的,可很多人天天用却浑然不觉。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潜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国货"。

这个创立于1889年的调味品巨头,早在199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这个美国调味品巨头看准时机,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中国分公司。

当时他们主打的产品是黑胡椒和辣椒粉,包装上还特意印着中文说明,生怕中国主妇们不认识这些"洋调料"。

现在走进任何一家大型超市的调味品区,味好美的产品至少能占到两三个货架。从几块钱一包的胡椒粉,到二十多块一瓶的沙拉酱,产品线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最绝的是,他们甚至推出了"川味麻辣"、"粤式豉油"等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调味料,这本土化程度,简直比某些国产品牌还要到位。

目前,味好美在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15%,年销售额达到数十亿元。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几乎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能找到一两件味好美的产品。

从高档餐厅到路边小吃摊,从五星级酒店到普通家庭的厨房,这个美国品牌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

这个听起来充满东北大碴子味的品牌,其实骨子里早就流淌着"洋血液"了。

哈尔滨啤酒诞生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2004年,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收购了哈尔滨啤酒的母公司。

现在走进超市,哈尔滨啤酒的包装上虽然还印着"始于1900年"的中文字样,但仔细看瓶身背面,一定会找到百威英博的logo。

从经典的老哈啤,到冰纯、冰爽等系列产品,再到针对高端市场的"1900臻藏",每一款都在为这家美国企业创造利润。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哈尔滨啤酒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年销量超过200万千升。

特别是在东北、华北地区,它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啤酒。百威英博的财报也显示,哈啤是其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美汁源果粒橙

饮料方面,美汁源果粒橙也是个典型的"伪国货"。这个在广告里总是强调"阳光橙子"、"新鲜采摘"的品牌,包装上满是中文,其实是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产品。

可口可乐就不用多说了吧,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总部就在美国亚特兰大。除了美汁源,还有冰露矿泉水、酷乐仕维他命水等品牌,都是它旗下的产品。

所以,每天美滋滋地喝着美汁源果粒橙的朋友们,你们喝的可是正宗的 “美国橙汁”。

大宝

说到日化用品,那就更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宝,这个靠着"大宝天天见"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在很多人心里就是国货的代表

但早在2008年,美国强生公司就斥资23亿元全资收购了大宝。现在买一瓶大宝SOD蜜,你以为是在支持国货,其实钱最后都进了强生的口袋。

强生收购大宝后玩了一手漂亮的"换汤不换药"。既保留了大宝这个极具国民度的品牌名称,又悄悄升级了产品配方。

现在超市货架上的新款大宝,包装上那个小小的"强生"标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宝洁

类似的例子还有舒肤佳香皂和佳洁士牙膏。这两个我们天天用的洗护品牌,都是美国宝洁公司旗下的产品。

宝洁这家1837年创立于美国的日化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简直高得吓人。从洗发水到洗衣粉,从卫生巾到剃须刀,它旗下的品牌已经覆盖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最绝的是海飞丝。这个听起来特别"中国"的名字,其实是宝洁在全球统一使用的品牌"Head & Shoulders"的中文译名。

但因为它太接地气了,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个本土品牌。类似的还有飘柔、潘婷这些耳熟能详的洗发水品牌,统统都是宝洁的"孩子"。

其他行业的美国货

在电子产品领域,美国货更是无孔不入。

很多人以为联想是纯正的中国品牌,其实联想早在2005年就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现在是一家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企业。

更不用说苹果的产品了,从iPhone到MacBook,虽然大部分在中国组装,但利润的大头都被美国赚走了。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别克这个听起来很"中国"的品牌,其实是通用汽车旗下的。

通用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很聪明,通过合资企业生产,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本土品牌。类似的还有福特、Jeep等,都是地道的美国货。

就连我们每天用的互联网服务,也有很多是美国企业的。百度、阿里巴巴这些确实是中国的,但别忘了谷歌的安卓系统几乎垄断了国产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还有微软的Windows系统,几乎每台电脑都在用。更不用说英特尔、高通的芯片了,国产手机再厉害,核心部件还是得靠美国企业。

背后的思考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其实很重要。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我们总说美国依赖中国制造,却忽略了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依赖同样很深。

根据商务部数据,美国企业在华年营收超过70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更关键的是,这些美国品牌通过本土化策略,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它们雇佣中国员工,使用中国原料,甚至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

所以,下次再看到"美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论调时,不妨也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东西其实来自美国?

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早已深度交织,单纯的抵制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上文提到的几个品牌,你用过哪些呢?你还知道哪些低调的美国货呢?快给小编留言吧!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来源:小付有话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