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防诈宣传什么样? “九警防诈亲友团”首次线下集中亮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22:41 1

摘要:“民警把反诈知识‘唱出来’,不仅好听,更是有用!”9月16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在辖区红星美凯龙商场举办“警民同心·反诈同行”主题宣讲活动,分局新近组建的“九警防诈亲友团”的核心导师团队首次线下集中亮相,联合企业员工、社区工作者、反诈志愿者等200余

九警防诈亲友团的核心导师团队首次线下集中亮相。 警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民警把反诈知识‘唱出来’,不仅好听,更是有用!”9月16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在辖区红星美凯龙商场举办“警民同心·反诈同行”主题宣讲活动,分局新近组建的“九警防诈亲友团”的核心导师团队首次线下集中亮相,联合企业员工、社区工作者、反诈志愿者等200余名群众,为企业员工和消费者送上了一场“沉浸式”防骗盛宴。

创新机制落地:“亲友团”联动激活全民反诈新动能

“我虽然警龄不长,但因为年龄接近,我很了解年轻人的喜好,所以我擅长给年轻的学生群体讲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诈骗陷阱。”“我长期跟企业打交道,针对企业员工的电信网络诈骗见了许多、也处置过不少,因此在座各位遇到类似情况拿不准时,记得跟我联系,我帮您识别诈骗。”活动现场,“九警防诈亲友团”的核心宣讲员们一一亮相,他们各自都有擅长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反诈宣讲风格。

除了宣讲员的专业讲解,“亲友团”还有更多助力——有穿着工装的社区网格员,有戴着“企业安全负责人”胸牌的商场管理人员,还有曾受骗的市民代表现身说法。

宣讲团成员、九龙坡区反诈骗中心民警黄磊介绍,“九警防诈亲友团”通过“公安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模式,以“线下+线上,核心+普及”的形式打破传统反诈宣传单向灌输的局限,旨在让反诈从“警方的事”变为“每个人的事”。

活动现场,亲友团成员分工明确:民警负责专业讲解,企业安全负责人结合职场场景支招,受骗群众代表用亲身经历警示风险,志愿者引导互动……“以前觉得反诈宣传就是发传单,今天看到这么多‘身边人’一起参与,才发现反诈需要全社会一起‘搭把手’。”现场参与活动的家居销售人员陈女士感慨道。

反诈知识“现场考核”。 警方供图

精准聚焦痛点:直击企业员工“高频骗术”

针对企业员工群体易遭遇的“刷单返利”“冒充领导转账”“虚假投资理财”等近期高发诈骗,活动特别设置反诈课堂环节。宣讲团成员、二郎派出所民警沈鑫结合辖区近期发案数据,用真实案例还原诈骗过程,选取的正是发生在企业员工中的“身边事”,她一边播放监控画面,一边拆解诈骗话术:“骗子正是利用员工不敢质疑领导的心理,冒充领导要求转账,可大家想一想,如此大额的转账,领导会用刚加上的QQ来指令你?”

除了讲案例,本次宣讲活动更注重教方法。民警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一键举报、风险查询功能。“我们财务岗最容易遇到‘冒充领导转账’的骗局!”企业财务人员张大姐一边翻看民警发放的《涉企防诈手册》一边说,“手册里专门讲了‘核验证件’‘二次确认’等防骗技巧,实用性很强!”

群众在反诈宣言墙上签名。 警方供图

沉浸互动升温:反诈“玩”起来更入脑入心

为提升参与感,活动现场打造了“反诈主题打卡区”,入场的企业员工、群众代表纷纷在反诈主题打卡墙前留影,将满满的反诈知识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通过网络生动学习到反诈防骗知识。

其中,最热闹的当属“反诈快闪”。派出所民警与辖区银行的反诈志愿者共同演绎反诈主题的原创歌曲以及小品,还原“快递理赔”“退货退款”等常见骗局,用夸张的语气和接地气的歌词,将“陌生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等防范要点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给在场观众。

“我把反诈歌曲用手机录了下来,发给了家人、朋友,让大家都学起来。”员工小刘举着手机说,“这种‘文艺作品中学反诈’的形式,比开会听讲座记得牢多了!”

据了解,九警防诈亲友团后续还将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通过“群众带群众、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入行”。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