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崩塌!西贝18个月保质期遭悬赏打假!人均百元吃预制菜引众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22:25 2

摘要:他直言西贝莜面村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颇高,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相关话题点击量如同火箭般飙升,一下子突破了 2500 万,热度居高不下。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句“预制菜”瞬间引爆了餐饮巨头西贝的公信力危机!

罗永浩微博一句话,将“家有宝贝吃西贝”的神话彻底粉碎,引发2500万点击的舆论狂潮。

这不是简单口水战,而是工业化餐饮下,品牌诚信与消费者感知之间,一场不可避免的真相大曝光。

9 月 10 日,罗永浩在微博上一条微博掀开了餐饮业预制菜的遮羞布。

他直言西贝莜面村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颇高,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相关话题点击量如同火箭般飙升,一下子突破了 2500 万,热度居高不下。

面对这样的指责,9 月 11 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站了出来回应。

他的态度十分强硬,斩钉截铁地称 “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而且还放出狠话,一定要起诉罗永浩,这无疑又给这场风波添了一把火。

可罗永浩哪会轻易罢休,紧接着就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微博,一条一条地驳斥贾国龙的说法,甚至还抛出了十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 “证据”,大有一探究竟的架势。

到了次日上午,罗永浩再次发声,表明自己其实并不反对预制菜。

只是终极诉求在于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想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这场你来我往的较量,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愈演愈烈。

9 月 13 日,记者也介入其中,探访了西贝北京环球贸易店的后厨。

这不探不知道,一探竟发现了多种保质期较长的、尚未烹饪的冷冻制品,像保质期 18 个月的海鲈鱼,保质期 9 个月的手工戗面馒头,还有儿童餐里常见的保质期可达 2 年的西兰花。

面对记者,该门店店长却坚称门店开业至今都是中央厨房配货加门店烹饪的模式。

强调 “咱们这儿没有预制菜,预制菜国家是有定义的”。可这说法,在那些摆在眼前的食材面前,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本以为事情会就此告一段落,9 月 13 日晚罗永浩发文称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了。

可没想到,14 日晚间,又因为贾国龙在微信群里的一番表态,罗永浩再次被激怒,宣称这件事没法就这么揭过去了,还邀请贾国龙当面直播对话,让这场风波继续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场风波中,西贝之所以渐渐陷入了不利的局面,其回应的姿态问题可谓是关键因素。

而这次针对西贝的吐槽,他首先是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发声的,毕竟去餐厅消费,对菜品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然而,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去正视罗永浩作为消费者所提出的问题,而是将其看作是对品牌的一种诽谤。

贾国龙更多地关注到了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觉得他这是在进行攻击。

要知道,要是换做一个普通消费者,在点评网站上哪怕也说了类似西贝预制菜多又贵这样的话,估计也不会引来企业董事长如此大动肝火的回应。

就在罗永浩发言之前没几天,南风窗记者还看到在西贝广州店的点评平台上。

有消费者早在 8 月底就对 “预制菜” 表达了抱怨,并且给出的还是 1 星评价呢,可当时也没见西贝有这般激烈的反应。

贾国龙那 “绝无预制菜” 的强硬表态,在后续记者探访发现店里有那些保质期长达一两年的预制食材后,就显得格外虚伪了。

对着媒体镜头,对着广大消费者,坚称这些不是预制菜,即便从法律层面来说可能没违规,但从情理上讲,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也很难让大家觉得店里的菜品是 “新鲜” 的。

这样的过度应激反应,不仅没能把事实厘清,反而让贾国龙自己,乃至整个西贝,都被推到了消费者的对立面。

在如今的餐饮大环境下,预制菜其实已经成了不少连锁餐饮绕不开的存在。

毕竟随着规模的扩大,想要完全避免预制食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了,而且 “预制菜” 本身就没有一个特有的界定,各方对于 “是否预制” 的判断也是各执一词,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

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满的核心压根就不完全在 “是否预制” 这一点上。

价格因素那可是不容忽视的,就拿西贝来说,它作为一家主打面食的西北餐厅,本应是走亲民实惠的路线,可现实却是它在噱头上做文章,把菜品卖出了高价。

尤其是在当下消费普遍降级的大背景下,大家对性价比那可是格外看重的。

西贝这种价格偏高的情况,早就引起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不满了,这商家确实该好好审视并做出调整。

西贝之前凭借着 “家有宝贝吃西贝” 这样的广告语,成功在家长们心里建立起了信任,大家想着带孩子去吃,总归是放心的。

然而这次风波可倒好,后厨那些 “保质期两年的西蓝花”“预制包装的胡萝卜炒饭” 等情况被曝光出来后,家长们可就坐不住了。

社交平台上满是对儿童餐不新鲜的吐槽声,像 “带着两岁的孩子去吃西贝,却发现西蓝花的年龄竟然比孩子还大” 这样的话语都层出不穷。

要知道,儿童食品不同于成人饮食,成年人自己偶尔吃点 “垃圾食品” 可能不在意,但对于孩子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那可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

西贝这么一来,等于是主动把家长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给戳破了,这品牌口碑,也就跟着坍塌得差不多了。

消费者在意的,无非就是食品的价格、质量以及透明度,西贝在这些方面没做到位,也就难怪舆论都不站在它这边了。

在餐饮行业里,商家的姿态那可太重要了,有时候一个不当的姿态就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把自己给 “淹” 了进去。

就比如之前河南郑州的一家面馆,就因为一个看似不大的事儿栽了跟头。那家面馆宣称 “免费续面”,本来是个挺吸引人的噱头。

可结果呢,老板因为吐槽孩童要求续面,一下子就暴露出了自己小气、心胸狭隘的一面,这可不得了,公众那是集体讨伐呀,没多久,那家面馆就扛不住压力,关门歇业了。

个体经营户都承受不起这样大面积的网暴,更别说像西贝这样的大型连锁品牌了。

现在的消费者,对大品牌的那种盲目背书已经慢慢祛魅了,大家变得更加务实,更看重实实在在吃到嘴里的味道和实实在在能看到的质量。

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下,如果餐饮企业还是把对外展示的态度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内的质量把控,那可就是与当下的潮流背道而驰了。

就像之前被大家群嘲的 “主理人” 文化一样,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里,商家最忌讳的就是缺乏对消费者应有的同理心。

尤其是这些大品牌,要是摆出一副 “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 的高高在上的姿态,那必然会迅速激起消费者的集体反感。

毕竟大家花钱消费,图的就是个舒心、放心,要是感觉被商家轻视了,那谁还愿意去光顾?

所以商家可得时刻警醒,别因为一时的傲慢和小气,寒了消费者的心,丢了自己的口碑和市场。

这场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风波,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

商家面对争议时,姿态要谦逊,重视消费者感受,不能傲慢小气;同时,要把好价格与质量关,守护好消费者的信任。

只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否则,即便品牌再大,也可能在舆论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失去消费者的青睐,希望餐饮从业者们都能从中汲取教训,用心经营,赢得长久发展。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