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高铁买了有座票,满心欢喜去入座,结果座位上的坐垫没了,这种事情你敢信?一位小伙就遭遇了这样的离谱事,而始作俑者竟是两位大妈——她们居然把高铁座椅垫装进化肥袋打包带走了,当小伙看到大妈从袋子里掏出坐垫的那一刻,人直接懵了。
[思考]坐高铁买了有座票,满心欢喜去入座,结果座位上的坐垫没了,这种事情你敢信?一位小伙就遭遇了这样的离谱事,而始作俑者竟是两位大妈——她们居然把高铁座椅垫装进化肥袋打包带走了,当小伙看到大妈从袋子里掏出坐垫的那一刻,人直接懵了。
两位大妈本身自己是无座。这件事情在网上传开后,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好奇,大妈为啥要这么做?高铁座椅垫能不能带走?
据当事人小伙描述,他购买了某趟高铁的有座车票,按照车票信息找到自己的座位时,却发现座位上的蓝色花纹坐垫不翼而飞。正当他疑惑不解时,旁边两位大妈的举动让他大跌眼镜——其中一位大妈正从一个印着“化肥”字样的编织袋里,慢悠悠地掏出一个高铁座椅垫。
自己买的是3F的座位,当时乘客们都正在上车,车厢中并没有乘务员,所以小伙就从自己的座位走到了1C那里看见了两位大妈。大妈一问这个小伙是哪个座位,当即就从自己那个硕大的黄色化肥袋子里面掏出了一个坐垫。
“我当时走到那我都懵了,心想这座位垫还能这么操作?”小伙又好气又好笑,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买了有座票,竟然会以“没坐垫”的方式“没座”。没想到高铁上的坐垫竟被大妈收起来准备带回家。
虽然最后小伙也坐上了有坐垫的高铁座位,但是这个视频在抖音上迅速的传开了。大家被大妈的操作震惊的不得了,公共场合的东西大妈也能随时装在自己的袋子里。真是映照了那句话,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这件事情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觉得大妈的行为不可思议,“这是穷疯了吗?连高铁坐垫都要偷”;也有人调侃,“大妈这是把高铁当自己家了,想拿啥拿啥”;还有人疑惑,“高铁座椅垫属于消耗品吗?能不能带走?”
从法律和规则层面来说,高铁座椅垫属于铁路运输企业的财产,是为广大旅客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任何个人都无权私自占有或带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损毁公私财物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两位大妈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公私财物,好在最终及时归还,未造成严重后果,否则可能面临相应的处罚。真是让看客也是哭笑不得。
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行为也显然有失妥当。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其设施是为了保障所有旅客的出行体验,私自拿走座椅垫,不仅会影响后续旅客的使用,也破坏了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其实,类似的“大妈迷惑操作”在公共场合并不少见。比如在景区,有些大妈会为了拍照好看,随意采摘景区的花草,甚至破坏景观设施;在超市,为了占小便宜,会拆开包装品尝散装食品,甚至把临近过期的商品偷偷藏起来;
在公交车上,会因为争抢座位而与其他乘客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倚老卖老”的情况。这些情况在最近这几年的网络上频繁被年轻人爆出,这两位大妈在公共场合的无所顾忌何尝不是仗着自己的年纪大了就肆无忌惮。
这些行为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是部分老年人对公共规则的认知不足,缺乏对公共财物和公共秩序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人存在“占小便宜”的心理,觉得“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没人管”。
这并不代表所有老年人都有这样的行为,大部分老年人还是能够遵守公共规则、维护社会公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人的不当行为,确实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容易引发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对于铁路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类似的不当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广播、张贴提示等方式,加强对旅客的宣传教育,明确告知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提高旅客的规则意识。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公共规则,尊重公共财物,不做破坏公共秩序的事。同时,当看到他人有不当行为时,也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善意地提醒和劝阻,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环境。
而对于老年人这个群体,家人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现代社会的公共规则和文明礼仪,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教育应该是温和的、耐心的,而不是带有偏见和指责的,这样才能让老年人更容易接受。
视频结尾两位大妈把坐垫还到了3F的座位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能够挽回铁路上的损失,对于小伙也有了坐垫,网友虽然嘴上吐槽但是对于这个“拿”坐垫问题讨论纷纷。
高铁座椅垫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它承载的是公共服务的功能和社会文明的底线。两位大妈的行为,看似是占了一点小便宜,实则是丢了公德心,也给其他旅客带来了不便。还好在最后两位大妈看着小伙子没有坐垫,把坐垫还了回去,没有酿成大祸。
在建设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当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公共规则,尊重公共财物,我们的出行才会更顺畅,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希望这起事件能给大家提个醒,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守住文明的底线,不做那些让人“懵圈”的迷惑行为。
信息来源:
来源:墨迷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