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申遗工作,旨在为古老的文化传承搭建新的舞台,让深藏在岁月长河中的瑰宝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为了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浮梁申遗工作,持续凝聚“一城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一定赢”的强大合
导语: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申遗工作,旨在为古老的文化传承搭建新的舞台,让深藏在岁月长河中的瑰宝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为了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浮梁申遗工作,持续凝聚“一城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一定赢”的强大合力,助力景德镇申遗,我们特别开设本申遗专栏。在这里,您可以及时掌握申遗工作动态,见证每一个重要节点和关键进展;深入探索申遗点位历史,领略各点位承载的厚重文化与独特魅力;我们还设置了申遗征文板块,热忱欢迎大家分享对申遗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用文字传递对家乡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守护之情。
我县作为景德镇申遗的核心支撑区域,拥有三大遗产区点位:高岭瓷土矿遗址、蛟潭窑柴燃料产区与长岭瓷石矿遗址,三者分别以“土”“火”元素,共同构筑起景德镇手工制瓷业的完整产业链。本期聚焦“土”之代表——高岭瓷土矿遗址,带您走进这座千年瓷业的“筋骨之地”。
高岭瓷土矿遗址:申遗征程的核心坐标
高岭瓷土矿遗址坐落于瑶里镇高岭山山区,在浮梁县的申遗版图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它与蛟潭窑柴燃料产区、长岭瓷石矿遗址相互呼应,共同为景德镇的申遗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凭借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2001年,高岭瓷土矿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入选遗产要素点,成为浮梁申遗道路上的璀璨明珠。
溯源历史:高岭土的传奇诞生与制瓷贡献
高岭土的形成历经亿万年地质变迁,是火成岩和变质岩的长石等硅酸盐矿物,在特定地质条件下风化的结晶。这里的高岭土品质超凡,三氧化铝含量高,耐火性强,变形率低且可塑性良好。尽管高温制瓷时其粘黏性略有欠缺,但古代匠人们巧妙地将其与瓷石按比例搭配,创造出闻名遐迩的 “二元配方”。这一创举使得景德镇在明代成功烧制出大型瓷缸,高岭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骨架支撑作用,为景德镇明清时期手工制瓷业走向巅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世界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完备体系: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高岭瓷土矿遗址完整呈现了高岭土产业从开采到加工、运输的全过程,犹如一部立体的产业发展史。生产区的汪、何、冯三大槽遗迹,见证了以姓氏宗族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模式。露采和洞采两种开采方式,留下了10处露采矿坑遗迹和129处矿洞遗迹,彰显了先辈们的开采智慧与艰辛。此外,大量的淘洗池、晾晒场、工棚和引水渠等加工遗迹,展示了当时先进且完备的加工工艺。
生产聚落区的何、汪、胡、冯四大姓氏聚居,现存的胡氏宗祠、何氏宗祠承载着浓厚的宗族文化。而对外转运区域,矿工们将高岭土制成 “不(dun)子”,肩挑背扛运往东埠村,再经东埠码头装船运往景德镇。即便在清末民国高岭瓷土生产衰落时期,东埠码头每年仍有平均约 700 余万块高岭土 “不(dun)子”运往景德镇,为瓷都的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保障。
文化脉络: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高岭瓷土矿遗址不仅是产业遗址,更是文化的富矿。水口亭始建于唐末,门上“玉岭云峰”四字相传为南宋理宗赵昀手迹,亭内4块功德碑记录了高岭土生产的兴衰历程,也反映了以宗族单元管理为核心、外地矿工参与的生产组织模式。接夫亭则承载着矿工家庭的情感寄托,诉说着高岭矿工的艰辛生活。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69年来到东埠,深入了解高岭土工艺后,将其命名并传播至欧美地质学界,使“高岭土”之名享誉世界。尾砂堆在阳光照耀下形成“青山浮白雪”“玉带绕青山”的独特景观,现存5处集中分布的尾砂堆遗迹,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总量超750万吨,规模宏大,见证了历史上高岭土加工的繁盛。
考古新篇:科学实证历史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冯家大槽附近进行的二期考古意义重大。这是高岭有史以来的首次发掘,通过对出土遗迹的研究,划分出与高岭土生产相关的三个时期,为高岭土的开采、淘洗、制作成品的整个工艺流程提供了科学、权威的佐证,进一步丰富了高岭瓷土矿遗址的历史内涵,为申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东河运输遗存: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
与高岭瓷土矿遗址紧密相连的东河原料水陆运输遗存,同样是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河原料水运河道是高岭土运输的关键通道,与东埠码头、东埠古街共同构成高效的运输系统。东埠码头鼎盛时期延绵三里,现存9处码头遗迹,分为生产码头和生活码头,承担着运输制瓷原材料和接收生活物资的双重功能。
东埠古街作为东埠村内主街,麻石铺就的路面上独轮车压出的凹痕,见证了当年运输的繁忙。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现存约80座明清古建筑,包括客栈、酒坊、茶馆、米店等,生动展现了昔日的繁华景象。奉勒石永遵碑立于乾隆四十八年,是古代保护营商环境的法律见证,维护了高岭土运输市场的公平秩序,体现了当时的商业文明。
高岭瓷土矿遗址及其相关的东河运输遗存,承载着浮梁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浮梁申遗工作的核心力量。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申遗工作动态,期待更多人通过申遗征文参与到浮梁申遗事业中来,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助力浮梁申遗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浮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