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青年的南沙故事:诠释“创新创业美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22:13 1

摘要:9月16日,“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分享沙龙在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湾区青年在南沙的创新创业体验,共探青年人才在南沙的发展机遇与城市魅力。

9月16日,“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分享沙龙在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湾区青年在南沙的创新创业体验,共探青年人才在南沙的发展机遇与城市魅力。

活动由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主办,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开发区港澳办、团南沙区委、南沙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青年故事

多元视角诠释南沙创新魅力

活动邀请香港青年代表、淳晰品牌管理(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颖麟,香港青年代表、流昇科技创始人林泽腾,澳门青年代表、广州金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余茵华,内地青年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南沙)青年协同创新中心发起人贾景皓,广州拓诺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汉召作为分享嘉宾,从科技成果转化、跨区域创业、智能科技应用以及宜居宜业等角度,分享在南沙的创新创业实践与体会。

“南沙不仅是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地方。这里的税务优惠、创业补贴、专业资格互认等政策,让我能够真正轻装上阵,把心力专注于专业与服务。”黄颖麟分享说,他早年曾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并在当地从事视光师工作超过十年。

2022年,黄颖麟选择从南沙重新出发,创立了“淳晰眼镜”(Tranquil Vision),并特意设计了一系列以南沙村、镇命名的眼镜框。这不仅是一种产品创新,更代表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尊重与认同。

未来,黄颖麟计划研发结合“平安钟”概念的智能护理眼镜,为银发族提供贴心守护,并致力于将“淳晰眼镜”打造成结合视光检查、医疗合作、产品创新与健康教育的综合医疗中心。

“南沙不仅仅是学术与产业无缝衔接的理想试验场,更是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梦想的地方。”林泽腾分享了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实践故事。

他的团队聚焦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在短短9个月内实现从技术原型到产品落地,并获得百万元营收的突破。

此外,其团队曾获得多项创新奖项,比如广汽集团创新人才奖学金,养老机器人项目“萌萌心语”登上了央视新闻。林泽腾认为,南沙的创新氛围和产业基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广州与深圳的“双城联动”模式有助于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加速成长,建议继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从大三巴到南沙,呢度服务必须夸,大赛车般加速跑,政策红利吃到饱,Youth in Macau,dreams so loud,湾区青年let's stand proud Obrigada!”余茵华用国语、粤语和英语即兴说唱了她在南沙投身生物科技领域创业的深刻体会。

目前,她创办的广州华旋生物科技和金澳生物科技,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和智慧医疗应用,已经取得30多个奖项,成功在青创板上挂牌,并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

作为澳门启梦家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办人,她积极向南沙引入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协助其迈出创业第一步。她指出,南沙的创新美学,是一种协同之美、平衡之美,更是成就他人之美。“在南沙,我看到了目标与机遇的结合。”

“如果说,香港点燃了我创业的梦想,那么南沙,则给了我把梦想照进现实的土壤和阳光。”四年前,贾景皓及其团队聚焦于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软件。

2024年起,贾景皓的创业项目在接连获得香港数码港和香港民青局资助后,选择落地南沙,并发起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同创新中心”,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

目前,贾景皓及其团队正在积极地推动香港数码港与南沙区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间达成战略合作。“我希望,能有一座更宏伟的‘大桥’,连接起两地的创新资源,让更多青年梦想成真。”贾景皓说。

“南沙,是一片让科研梦想破土而出、让创业种子开花结果的热土、沃土。”宋汉召分享了他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创新实践。

他的团队聚焦于氧化镓外延薄膜的制备及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开发,是全球唯一一家通过MOCVD工艺成功实现稳定p型导电氧化镓外延层的企业,填补了氧化镓材料体系中长期缺失的p型导电空白。

目前,企业已在芯新半导体产业园内成功搭建了首个生产厂房,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南沙这一面向未来的创新前沿,我们矢志将实验室的‘可做’,锻造成产业的‘可用’,最终成就市场的‘可量产’,助力中国半导体芯火相传,闪耀世界。”宋汉召说。

政策引领

构建全方位人才支持体系

活动中,南沙国际人才服务官杭璐和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周黠详细解读了“图南之智”人才政策和“南沙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人才政策,重点介绍了南沙为粤港澳青年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杭璐介绍,南沙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可连续30个月分别领取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博士后人才最高可获得75万元奖励资助;创业团队可享受10万至3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以及最高200万元的经费扶持。

此外,南沙还推出短期免费住宿项目,为青年人才提供过渡期住宿保障,构建起“大专生一张床、本科生硕士生一间房、博士生一套房”的阶梯式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周黠则重点解读了“南沙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人才政策。他指出,该政策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从就业到创业的全链条支持:个人3年最高可获51.5万元奖补资金,企业3年最高可享受450万元支持;同时配套19家港澳青创基地提供孵化服务,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就业保障、全生命周期创业支撑”。

周黠表示,南沙正不断优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港澳青年在南沙实现梦想。

以《南沙方案》为引领,南沙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出“图南之智”人才政策,为港澳青年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建立覆盖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全链条的政策体系;建成南沙国际人才港,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累计服务各类人才超万人次;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服务。“人才+”的发展模式为南沙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美美与共

南沙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

“生态美学”

随着《南沙方案》落实的进一步深化,南沙积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优势,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联动,精心营造“政策—产业—人才—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美学”。

这种“生态美学”在青年集聚效应上得到生动体现。当前,南沙常住人口中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新增7万青年人才,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

自《南沙方案》实施以来,南沙构建服务青年的立体网络,将人才服务与科技、产业、教育、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推进南沙国际人才港建设,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等课程服务,满足青年创业需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青年沙龙等活动,促进青年交流合作。

这些举措从创业支持到生活保障,让南沙不仅是创业热土,更成为连接青年与梦想的创新高地,展现着南沙创新创业中“培育”的美学。

聚焦青年发展需求,南沙区多维度打造“年轻人的城”,演绎着创新创业的“生活美学”。

创新培育平台方面,南沙深化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联合高校与企业为青年提供“实训—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开放产业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配套创业孵化、投融资对接等支持,助力青年实现从创意到创业的跨越。

服务生态优化方面,线上打造“南沙人才”智慧服务平台,线下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集成政策咨询、创业服务、生活保障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生活配套升级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完善人才公寓、商业配套、文体设施等建设,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让青年人才在南沙真正实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平台、成长有空间”的美好愿景。

未来,南沙将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完善这种独特的创新创业“生态美学”,与更多青年实现双向奔赴,共同书写“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的精彩篇章。

文字:何倩蓥 通讯员:于冰娴

图片:王敏杰、通讯员供图 编辑:张子笛 校对:曹绎 二审:刘嘉欣 终审:李夏同 签发:黄增才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朋友圈。)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