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军之后第一次看到久违了的烟雨江南春绿,第一次看到在我心中储之已久的“十里洋场”大上海,第一次去舟山定海要塞区某部驻地芦花公社寻找刚刚参军受训的胞弟胡建德。
1976年4月,江南已是“烟花烟花满天飞”的季节里,我第一次回乡探亲。
我的家乡
从军之后第一次看到久违了的烟雨江南春绿,第一次看到在我心中储之已久的“十里洋场”大上海,第一次去舟山定海要塞区某部驻地芦花公社寻找刚刚参军受训的胞弟胡建德。
杭州浙江大学土木系方孝仁同学,是我初中时代玩得很近的同学,第一次光临杭州,由他陪伴游西湖,我们游荡在人间天堂,第一次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寻找花港观鱼,第一次在柳浪闻莺漫步看风景。
又见我别离四年的爹和娘,但是,他们都已两鬓花白;又见我亲爱的姐姐们,但是,她们都已为他人妻;又见我常常思念的故乡,但是,街道变窄了老屋变矮了,是因为广袤的北方让我的视野开阔了。
第一次探亲,我的家乡
我再也见不到屋后的池香凤娘娘;再也见不到陈家门里的老眯嫲嫲。向来少有言语的她,在我离乡参军的前一天对我微笑言道:“我建文这个‘小鬼’去当兵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当军官。”这竟然是她留给我的最后话语。
因为岁月流淌,爸爸说,她们都“老”了……
二姐樟娜搭乘货车坐在车背上去城里接我,她说:“你黑了。”
母亲为我做得最多的菜肴是竹笋。因为北方不长笋,所以我特别喜欢吃竹笋,吃了又想吃,一直到如今。
战友的父母因自己儿子的战友回来了,他们想听听孩子在部队的一切。于是,我与父亲同被邀请前往战友家中“吃饭”。他们请我饮酒,因为记住四姐姐的“严重警告”,果然滴酒不沾。战友的父亲翘起大拇指连着三个“好”。
吃完饭了,我起身去厨房将自己用过的碗筷洗净。“不用洗,不用洗。”主人感到“部队回来,真是不一样”。父亲在一旁喜在心里,却又谦言道:“这是他们部队的习惯,由他洗好了。”
有限的十几天时间里,一定要安排时间看望小学和初中的老师们。
“抽烟不?”初中王贤者校长递上一支烟。
“不会抽烟。”我起身谢过。
“好好好!”校长也是三个好。
校长的肯定和战友父亲的赞美,更加坚定了我“不抽烟不喝酒”的诺言。四姐姐说的话,当当真真记得牢牢的。
我参军前的生产队部,依然设在“老鸿福”家中。社员们依然每天晚饭后陆陆续续集中在这里领取第二天的“生活”,东南西北“白皮拉天”(闲聊)一阵子,然后各自回去睡大觉。
第一次探亲,我的家乡
我给每人递上香烟,然后点燃。
“哇,这是北京带来的香烟嘞!”他们很高兴。
看看是什么牌子的,“哇,大前门!”
“还有呐,是香山,都是高级烟。”他们说。
他们听我讲“部队”,他们问这又问那,直至我打哈欠。
在家乡的怀抱里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便要启程北上回部队。
离乡返程那一天的日子记得很清楚:1976年5月16日。衢州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在谈论,他们说,今天是中共中央“5·16通知”下达十周年……
(未完待读)
作者胡建文简介:
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任铁道兵第十四师六十七团广播员、电影放映员、正排职电影组长、副指导员、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九团正连职文化干事,副营职秘书。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铁道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铁道兵优秀文化干部。1985年1月部队转业,从事地方文化旅游工作。担任浙江省建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建德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科长、团委书记等职。全国首批高级导游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旅游学会会员出版发行68万字著作《行走天下》(上下部》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