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全国预制菜市场,卖了大约5000亿元,结果今年光是罗永浩一句“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就差点让这行直接炸锅。一个网红,比几十家媒体几十年宣传还顶用,这事儿要是换在二十年前,简直是疯话。现在你去外面吃饭,坐在西贝点碗面,都能碰上店里搞“罗永浩同款菜单
去年全国预制菜市场,卖了大约5000亿元,结果今年光是罗永浩一句“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就差点让这行直接炸锅。一个网红,比几十家媒体几十年宣传还顶用,这事儿要是换在二十年前,简直是疯话。现在你去外面吃饭,坐在西贝点碗面,都能碰上店里搞“罗永浩同款菜单”,说不好吃可以不要钱,还能直接进后厨参观,这场面够魔幻吧。
咱们中国人吃饭向来讲究,也不是没见过预制菜,冷冻水饺、调料包啥的,超市里满地都是。可要是谁跟你说,花八百来块点十五个菜,里面还藏着一年保质期的面点、十八个月保质期的烤鱼、两年保质期的西兰花,咱们自己得琢磨琢磨了。尤其是家里带娃的宝妈们,谁愿意让自家一岁多的宝宝吃两年之前包装出来的西兰花?这爆出来后,西贝一堆老顾客摇头:“真寒心。”“吃不起,还心里拔凉拔凉的。”
当初西贝老板贾国龙,第一时间跳出来喊:“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还高调开发布会、晒罗永浩消费小票,意思是人家冤枉他,说贵是瞎说。可是罗永浩这人你还不了解?他一句“欢迎起诉”,直接拿十万悬赏真凭实据。圈内的都明白,这哥们惯会打嘴仗,谁跟他硬刚,非得吃瘪不可。
结果呢,双方杠上了。西贝连夜上线罗永浩菜单,顾客点单直接喊“不好吃不要钱”,还说让你随便进后厨参观。但同行、媒体、博主蜂拥跑去实地探访,面点、烤鱼、各种冻品一个个都曝光了。你说,店里说是现做,结果分分钟上桌,小碗面就要48块,分量还不大。网友直接吐槽:“三分钟一碗面,要么功夫到家,要么就是冻品提速。”
这波风波下来,贾国龙两头不讨好,一边老客户掉头就走,营业额直接少了每天地两三百万;一边还被罗永浩追着直播怼,不光是保质期、添加剂冲到公众面前,连西贝员工都跟媒体说:“新鲜食材有,但是员工餐,我们客人吃中央厨房冻品。”你说这算什么?有点像小时候食堂阿姨偷偷把好菜留给自己人,外面卖的给谁都无所谓了。咱吃饭讲究起码心里要踏实。要是店家遮遮掩掩,一旦戳破那层窗户纸,就算你说自己不是预制菜,“腥气”扑鼻的海鲈鱼那一缸,谁还敢吃。
后面,贾老板实在憋不住了,行业群里忍不住吐槽:“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还给罗永浩扣了顶“网络黑社会”的帽子。可惜这种话一出,罗永浩那边原本都准备撤了,结果又忍不住下场,“要让西贝享受西门子待遇”。一种“你不服,我就陪到底”的劲头。你想本来西贝是做菜的,现在闹得跟娱乐圈炒作一样,大家口水仗打得比做菜还认真。
等到9月15日,西贝终于撑不住了,发了道歉信,说10月1日前整改。这时罗永浩直接反问:“10月1号才换,那之前还卖剩菜吗?”这事要搁咱家开饭馆,谁还敢拖拖拉拉?你要不就承认,要不就痛快改,拖一天生意掉一天,都是活生生的银子。
网上最有意思的,是有人扒出贾国龙几年前自豪爆赞的“工作信条”:啥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说全员一周七天、每天十五个小时,“夜里还总开会”。网友一顿时乐了:“难怪员工干脆摊牌了,天天拼这样的,冻菜展示那是电话亭都藏不住。”还有吐槽:“预制菜无所谓,715必须抵制。”谁家小孩都别太卷了。
这场预制菜风波,说到底还是“透明”两个字。饭能给人吃,也得让人心里舒坦。你不说,你藏着,哪怕你手艺再好,顾客盯上细节就没完。尤其现在全网都那么关注安全、健康,你跟大众玩文字游戏,那是自找麻烦。一边说没预制菜,一边让顾客吃中央厨房冻品,等于拿大家的钱买个心虚。“贵”不贵捞一边,“放心”才是重点。
真说预制菜本身,技术上没什么丢人的。冷链、保质期管控,咱们国家这几年进步大得很。问题是你敢不敢摊开给大家看。能做到“坦诚”就能赢得信任,反复遮掩、玩虚的,最后赔钱的是自己。你瞧,这场西贝罗永浩大战,拉动整个行业围观,把预制菜的底全都翻明了。之前你说不清楚,现在连消费者、宝妈、吃货全都变成了“侦探”,逮捕每一个冷冻标签。这架势,有点像当年你挑菜市场的黄瓜,扔秤砣那“一声脆”,心里才踏实。
最扎人的,就是行业里的“科技与狠活”。有些企业把预制菜吹得跟飞机引擎似的,一堆名词啥“分子烹饪”“热链直达”,其实就一个事儿:保证效率、不出错。可惜,做餐饮不是搞工业,你卖的是服务,讲的是体验。大家不是只吃菜,更多是想吃个安心。你搁两年冻菜,就算安全,也没人觉得值48一碗。
单说这次危机,给了餐饮行业当头一棒。谁还敢不重视顾客?谁再敢玩虚的?行业数据不会骗人,西贝一天掉两三百万营业额,相当于整条街都在抗议。这说明“顾客的话比老板的解释管用”。你不拿消费者当爹,当妈,生意做着做着就没人了。以前大家都追逐规模、品类、连锁化,现在倒好,开始回头拼原材料、拼健康。其实这是一种好事,让大家吃得明明白白,就是进步。
还有罗永浩,很多人说他“战斗力太强”,但这正好侧面说明咱们社会舆论监督没闲着。哪怕你是头部大品牌,哪怕雇一屋子公关,你只要被抓住漏洞,全网都能随时推进去。圈里不少企业现在都开始考虑,原来以前靠故事、靠包装,那都算了,以后还是必须扎扎实实做产品、做好服务。谁要还是拿预制菜蒙人,迟早要翻车。
做个吧,吃饭这事归根到底,最怕的是糊里糊涂、被人糊弄。西贝事件让大家看明白了,商家越敢剥开自己,顾客越敢掏钱。下次你进餐厅,要是老板还跟你玩阴的,谁还在家拧螺丝买预制菜?这年头,脸皮薄的吃亏多,脸皮厚的被围观,谁都会有一天明白,零和博弈到能活下来的,只能是最会跟顾客交心的人。
以后餐饮老板们就记住:能让顾客明明白白吃,才是头号武器。这事儿丢不起脸,藏懒掖丑迟早得自食其果。谁跟我说什么“夜总会”“015”,下次点你家菜单还带测谎仪,各位老铁见就是信。
来源:博学饼干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