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发布会。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方明成,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阎晓东等领导出席,共同介绍论坛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9月1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城市副中心成功举行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发布会。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方明成,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阎晓东等领导出席,共同介绍论坛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北京”战略深入实施,北京市政府定于9月22日-9月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北京绿色发展论坛。
胡九龙介绍,论坛的宗旨是:打造服务北京绿色发展重大政策和成果发布平台、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绿色产业发展赋能平台、国际绿色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北京形象传播平台,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系统实施提供新支点,为京津冀落实党中央要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提供新动能。
本届论坛进行整体设计和提升
胡九龙介绍,本次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高度概括绿色北京、绿色经济的新进展、新成果,体现北京市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新航程。
在展示北京市和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成果方面,论坛将会发布北京市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重大进展、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成果等。
在服务全市绿色经济发展方面,论坛既汇聚了大量智力资源,又设置了丰富环节来展示促进绿色北京建设的新举措,如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发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绿色技术交易签约落地,还有面向企业的绿色产业博览会、绿色发展会客厅等专场推介以及绿色金融、ESG等多场细分领域的平行论坛。
在加强绿色城市经验交流方面,论坛邀请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两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作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河北雄安新区交流绿色发展经验,助推京津冀三边协同建设绿色发展高地。
在推动绿色产业在城市副中心发展壮大方面,北京绿交所、北投集团、华夏银行、北京建院等领军企业将发挥东道主角色,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到城市副中心共享机遇、共创新业。
在讲好绿色北京、美丽中国故事方面,论坛设置了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颁奖、“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全球影像创作计划颁奖、绿色科普等丰富形式,面向全社会讲述绿色故事,倡导绿色生活风尚。
作为首届论坛,本次论坛从“是增强办会力量、扩大覆盖面、提升国际性、提升影响力”四个方面做了大力提升,希望以此次论坛为起点,支撑论坛成为专门服务绿色北京的市级标志性平台,促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战略齐头并进和更系统落地实施。
重磅发布彰显绿色北京影响力
方明成介绍,2024年10月1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同年10月26日,在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市发改委正式发布实施意见。
集中发布系列成效——
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是继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后,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标志性举措,形成双标杆引领、双引擎驱动发展的态势。一年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区、扎实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系列成效,将在本次论坛上进行集中发布。
一是系统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重大成果。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举办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及相关签约活动。
三是强化产业支撑,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四是促进合作共建共享,发布《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
五是涵育绿色文化,举行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选树宣传活动颁奖仪式。
副中心重点发布和推介
四大板块内容
李先侠介绍,自2019年起,城市副中心已连续举办五届绿色发展论坛,成功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
今年,论坛正式升级为“北京绿色发展论坛”,这一跨越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对副中心过去五年绿色实践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副中心在首都绿色发展大局中承担更重使命、发挥更大作用的殷切期许。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更是其立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去年2月,国务院批复赋予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对标国家战略和北京市要求,通州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坚持“以绿生金”,在全国率先构建了覆盖七个维度、三个层级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收获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成果。
一是绿色建筑发展全国领先;二是绿色交通体系加速成型;三是绿色产业根基不断夯实;四是绿色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五是绿色生态空间显著扩容;六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重点发布和推介四大板块内容
在本届论坛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绿色发展的核心成果与未来方向,重点发布和推介四大板块内容:
一是成果与展望:系统发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标志性成果,对“十五五”时期绿色发展的目标、路径与重点任务进行全面展望,为后续发展锚定方向。
二是政策与机遇:开设城市副中心专场推介环节,深度解读绿色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扶持、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领域专项支持政策,清晰传递副中心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
三是场景与路线:全新推出副中心绿色旅游精品路线,同步发布“两区”建设五年成效,以及北光厂绿色产业空间的规划与落地进展,展现绿色场景的多元价值。
四是技术与产品:特设绿色产业博览会展区,集中展示绿色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实践案例,为供需对接与技术交流搭建高效平台。
此外,城市副中心还将邀请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重点企业代表,分享在副中心落户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切身感悟,从多元视角全方位展示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本届论坛具体安排和亮点
阎晓东介绍,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大会、闭幕大会,以及“1+5+13”19场专项活动。
即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13场平行论坛,涵盖成果发布、经验交流、产业推介、政策发布等多个维度。届时,将有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绿色发展汇聚智慧与共识。
★9月22日上午
开幕大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举行,突出权威发布与产业促进。
除北京市重要绿色发展成果权威发布外,将邀请知名院士,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施耐德电气企业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发布2025年度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重大课题“揭榜挂帅”榜单。
★9月24日下午
闭幕大会9月24日下午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智和厅举办,主要包括4项活动,分别是——
专家及企业代表作主旨演讲、聘任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咨询委员会暨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为“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全球影像创作计划获奖者颁奖、零碳认证仪式。
闭幕大会突出多元互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建绿色未来的共识与力量。
绿色产业博览会——
作为论坛的一大特色活动,绿色产业博览会定于9月21日-25日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之间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
博览会按照“1+7+N”灵活布局,集中展示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1”为绿色发展会客厅,房山区、通州区、昌平区、平谷区和顺义区等5家单位,将召开5场会客厅活动,对本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成果与优势进行集中推介展示;设置绿色投资洽谈区,促进供需对接与合作落地;安排媒体采访交流区;滚动投放参会企业内容,服务企业宣传推广;集中展示最新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7”为7大绿色产业方向,聚焦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出的7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集中展示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替代蛋白食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绿色金融和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优秀企业78家,全面呈现绿色产业前沿技术与实践;
“N”为多个互动体验区,邀请市民共同参与,推动绿色生活的全民实践。
今年的绿色产业博览会相比去年全面升级——
一是产业更聚焦,每个产业均邀请到行业内优秀企业进行展览推介,博览会面积约1.2万平米,是去年的3倍,预计日均参观量将达到1万人次。
二是突出体现“绿色北京看副中心”的战略地位,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产业博览会将集中呈现城市副中心的绿色标杆企业。
三是首次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邀请北京市5个有绿色发展优势的区域,集中宣传推介本区的绿色发展政策、典型经验分享、优秀技术展示等。
四是设置“零碳园区方案馆”。联合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北京市部分示范产业园区,系统展示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创新实践。
五是体验互动更加丰富。通过低碳生活模拟、智慧节能家居体验、碳足迹计算互动等,进一步增加绿色产业博览会的互动性和科普性。
十三场平行论坛——
十三场平行论坛定于9月22日-24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北投大厦、北京邮储大厦同时举办。
由国家级科研院所、央企龙头及行业权威机构牵头承办,汇聚5位院士、100余位行业专家,以“高规格阵容+专业化内容+实战性成果”为特色,围绕城市存量更新中的低碳路径与科技赋能、区域协同治理经验与工业遗存修复经验、城镇水务智慧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开展交流研讨。
发布京津冀油区地热资源评价报告、“融资+融智”一体化专业方案、“中国碳足迹碳标签评价信息服务平台”(2.0升级版)等,还将带来国内外绿色标准化理念与实践展示、绿色金融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成果等。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