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杂腹腔感染(cIAI)是一类病因多样的感染,包括胆囊炎、阑尾炎、肠穿孔等。腹腔感染在重症监护室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二,仅阑尾炎每年就影响全球约67万名患者。腹腔感染无脓毒症时病死率为1.2%,发展为脓毒症时病死率为4.4%,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时病死率则高
复杂腹腔感染(cIAI)是一类病因多样的感染,包括胆囊炎、阑尾炎、肠穿孔等。腹腔感染在重症监护室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二,仅阑尾炎每年就影响全球约67万名患者。腹腔感染无脓毒症时病死率为1.2%,发展为脓毒症时病死率为4.4%,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时病死率则高达67.8%[x1],给许多患者带来极大的负担。
实现腹腔感染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包括实现合理抗菌治疗、识别耐药菌感染风险并给予有效药物等,但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耐药(MDR)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包括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在内的革兰阴性菌、阳性菌耐药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不小的挑战。
实现腹腔感染的有效治疗需攻克多重耐药
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源是治疗的关键,既包含外科手段,也囊括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抑制杀伤。
外科治疗通过穿刺引流、切除或清创等方法使感染灶局限或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源,再通过联合抗生素使用达到清除病原菌的目的。其中抗生素的耐药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尤其是MDR,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2005-2023年CHINET监测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居高不下,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是七大多重耐药病原菌之一,CRAB和CRKP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菌感染,达8.28%-9.59%,其中,免疫缺陷患者CRO感染进展更加快速,死亡率高达47.1%。
然而目前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国内已上市药物中,CRAB、CRKP对大部分药物耐药,“老三剑客”尤其是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过往被认为是治疗CROs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亟需新型抗菌药物解决耐药困境。2023年3月,新型药物依拉环素(依嘉®)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复杂腹腔感染,被列入2023版中国《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的诊疗与防控指南》等多项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腹腔感染创新药依拉环素突破耐药困局
依拉环素在核心部位引入氟原子修饰并做了全新改造,成为了全新一类的抗菌药物—氟环素类。相比其它四环素类药物,依拉环素抗菌谱更广,覆盖临床常见包括多重耐药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包括耐药肺炎支原体在内的非典型病原体,与多种药物联用治疗CRAB、CRKP感染显示出协同作用,无拮抗作用;全新的药物结构增强了药物抗菌能力和组织渗透性,提高了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WHO更新的清单将依拉环素列为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抗菌药物,而且是氟环素类的唯一药物充分证实了它的独特性。
在多耐药菌腹腔感染患者中,依拉环素实现治疗3天达到整体91.1%的有效率,治疗结束时有90.1%的整体有效率。在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超级细菌感染上,依拉环素同样显示出高度敏感性和良好疗效,敏感率分别高达95.5%和92.5%,显著高于传统抗生素。[x2]
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是ICU医生每天面临的难题,重症感染的患者没有第二次的选择机会,腹腔感染的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腹腔感染创新药依拉环素对ICU常见菌群抗菌活性更强,尤其肺部组织浓度高,安全性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患者经验性治疗的新选择,未来将在抗腹腔感染领域持续释放潜力,重塑治疗格局。
[x1]Sartelli M, Abu-Zidan FM, Catena F, et al.Global validation of the WSES Sepsis Severity Score for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WISS Study) [J].World J Emerg Surg, 2015, 10:61.
[x2]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拉环素临床应用综合评价项目》报告
来源:健康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