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员外,听说您在京城的铺子这月获利三千两,真是可喜可贺啊!"一位穿着绸缎长衫的商人举杯恭维道。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济南府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唤作施世荣。施家祖上三代皆为商贾。
这日正值施世荣四十五岁生辰,施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施员外,听说您在京城的铺子这月获利三千两,真是可喜可贺啊!"一位穿着绸缎长衫的商人举杯恭维道。
施世荣举起酒杯,脸上堆着笑容:"托诸位洪福,侥幸而已。"说罢仰头饮尽杯中酒。
宴席过半,管家匆匆跑来,在施世荣耳边低语几句。施世荣脸色骤变,顾不得宾客,匆匆向后院跑去。
后花园内,他最心爱的白孔雀倒在血泊中,美丽的尾羽散落一地。施世荣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
"老爷......这是今早发现的,不知是何人所为。"管家颤声道。
施世荣挥手示意管家退下,独自站在已然死去的孔雀身旁。他想起了三年前长子坠马而亡,去年胞弟乘船溺毙于黄河,而今又是这白孔雀......
"这究竟是何孽障?为何我每逢喜事,必有凶兆?"施世荣喃喃自语。
三日后,施世荣独自一人来到好友程子晋家中。程子晋是济南城有名的学者,虽无功名在身,却因博览群书、通晓佛理而受人尊敬。
施世荣道:"子晋兄,你说这人世间,可有因果报应一说?"
程子晋微微一愣,随即放下茶盏:"世荣兄何出此言?"
施世荣苦笑一声,将自己这些年来的遭遇一一道来:"......每当我事业有成,家中必有变故;每当我想享天伦之乐,必有亲人离世。今次生辰前,我还接到京城来信,道是新开的铺子盈利颇丰,谁知......"
程子晋沉默片刻,叹息一声:"济南城七十岁以上老人,大多知道一件旧事。五十年前,济南城外三十里有个杜家庄,一夕之间毁于大火,全庄百余口人几乎全都葬身火海,唯有一个外出探亲的小姐得以生还。而那天夜里,有人看见你祖父从杜家庄方向骑马奔回......"
施世荣猛地站起:"我祖父放火烧村?这不可能!我家虽为商贾,却也世代积德行善,怎会做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程子晋按住他颤抖的手:"真假已难分辨,但我建议你去城外白云寺拜见慧觉禅师。他精通因果之说,或许能解你心中困惑。"
次日清晨,施世荣便轻装简从,独自前往白云寺。
禅房外等待时,忽然,一阵清风拂过,他循着风声转头,看到一位青衣女子从禅房内款款走出。
那女子约莫三十来岁,容貌清丽绝俗,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冷意。
她看了施世荣一眼,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随即飘然而去,竟不发出半点脚步声。
禅房内传来一道苍老却清亮的声音:"施主请进。"
施世荣收敛心神,推门而入。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盘坐在蒲团上,双眼似闭非闭。
慧觉禅师睁开双眼,那双眼睛竟如青年般清明透亮:"施主可知方才那位女施主是何人?"
施世荣茫然摇头。
"她前世姓杜,名玉娥,"慧觉禅师的声音忽然变得缥缈,"是杜家庄庄主之女,也是你前世害死百余条人命的缘起。"
施世荣如遭雷击,倒退两步:"大师此话当真?我......我前世......"
慧觉禅师闭上眼睛,仿佛已看透三生三世:"前世你姓吴,是济南城一个地痞。迷恋杜家小姐不得,一怒之下夜入杜家庄纵火。风助火势,一夜之间,整个村庄化作焦土。"
禅师突然睁开眼,目露精光:"死者含冤,怨气凝结成咒。你今生姓施,纵有万贯家财,却注定不得享受。这是因果,是报应。"
施世荣双腿发软,跪倒在地:"大师救我!"
慧觉禅师摇头叹息:"冤孽太重,非一朝一夕可解。杜小姐的怨灵犹在世间游荡,若不化解,施家子孙世代不得安宁。"
"请大师指点迷津!"施世荣重重叩首。
慧觉禅师沉吟片刻:"要化解此劫,须完成三件功德:其一,散尽所有家产;其二,捐建祠堂供奉枉死之魂;其三,亲身赴险解救百人。"
施世荣刚想辩驳,忽听禅房外传来一阵凄厉的尖笑声,赫然是方才那青衣女子的声音。
他回头一看,门缝中竟伸进一只苍白的手,指甲泛着青光......
施世荣怕是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大家说说,青衣女人会如何处置他……
故事完
来源:乡间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