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了484毫米!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华西秋雨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9:49 4

摘要:昨日(9月15日),华西至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其中,四川广元局地出现特大暴雨(315至484.8毫米),其最大小时降雨量达 167.7毫米。说好的“绵绵秋雨”,怎会如此“暴躁”?今天,带你一起深入了解“华西秋雨”,究竟是什么雨?

昨日(9月15日),华西至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其中,四川广元局地出现特大暴雨(315至484.8毫米),其最大小时降雨量达 167.7毫米。说好的“绵绵秋雨”,怎会如此“暴躁”?今天,带你一起深入了解“华西秋雨”,究竟是什么雨?

华西秋雨,是指华西地区秋季连阴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在民间也被称为“秋淋”或“秋绵雨”。它主要影响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关中和陕南、宁夏、甘肃东部和南部一带。

华西秋雨一般出现在每年9月至11月,有时会提前至8月下旬,最晚可延续至11月下旬才结束。其年际变化显著,有些年份可能降水并不明显,甚至出现空雨季,而有些年份则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超过两个月,长时间的降水往往会形成秋汛。

华西秋雨的显著特征为降水日数多,且以绵绵细雨为主,天气长时间阴沉,日照时间大幅减少。古诗词“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描绘的就是这种秋雨连绵不断的景象。

不过,看似温婉缠绵的华西秋雨,实则也有“暴躁”的一面。当强盛且持续的南方暖湿气流与活跃的北方冷空气交汇激烈时,秋季的持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可能会引发秋汛,甚至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气象部门根据华西秋雨的区域气候特征,一般以秦岭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气候区,分别简称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主要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以及贵州北部,北区主要包括陕西南部、宁夏南部以及甘肃东南部。

为科学监测并界定华西秋雨开始时间,气象部门依据行业标准《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西秋雨》,在南区和北区共设373个监测站点,其中南区269个站点,北区104个站点。从每年8月21日起,若在监测区内超过半数的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0.1毫米,该日则被定义为一个秋雨日。若南区或北区连续出现5个秋雨日,或在连续5天中仅第2天至第4天之间偶有一日未能达标,则标志着该区华西秋雨的开始,并将首个秋雨日确定为该区华西秋雨的起始日期。在南区和北区之中,哪个区域最早迎来华西秋雨,其起始日便会被认定为整个华西秋雨季的开端。

与其他时间段的雨水相比,华西秋雨除了持续时间长外,夜雨较多也是其一大特点。

华西秋雨有着它独特的“双面人生”。在农事上,华西秋雨则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对预防来年的春旱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长时间的降雨使得雨水可以较深地深入土壤之中,为冬小麦的播种和出苗提供保障。但是,过度的降水也会引发秋汛,带来洪涝灾害。加之降雨持续时间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也大大增加,对农业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至18日,华西地区强降雨持续。其中,16日下午至夜间,四川盆地中西部、陕西西南部及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四川东北部、山东中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100至180毫米)。

17日,四川盆地中北部、陕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四川东北部局地大暴雨(100至180毫米)。

18日,四川盆地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局地大暴雨(100至230毫米)。

中国气象局提醒,持续降水需加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城乡暴雨积涝等灾害,及时做好农业、交通、旅游等安全管理工作。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