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7.4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35.1亿元,占太原市近三分之一、山西省的近十分之一。”过去的一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7.4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35.1亿元,占太原市近三分之一、山西省的近十分之一。”过去的一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高质量“答卷”的背后是迎泽区深耕主业,强化“三区建设”;坚持守正创新,加速转型要素集聚的具体体现。
4月8日,太原市迎泽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迎泽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学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提质消费 发展势能强劲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迎泽区坚持将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提质升级重点商圈,引入长沙文和友、观汾等知名品牌入驻并顺利运营,为烟火中的太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迎泽区还将“两新”政策落实落细,持续打响“晋情消费 迎泽有礼”促消费品牌,全区核销“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亿元、带动消费近7亿元,占全市城区近二分之一,有力的提振了消费。此外,钟楼街文化保护与品质焕新项目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该荣誉的取得标志着钟楼街在亚洲城市的都市景观建设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和宝贵经验,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赵学军表示,2025年迎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以增长5%左右为预期目标接续奋斗。
如何实现这 5%的增长?赵学军讲道:“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深耕促消费‘十大行动’,撬动汽车、手机数码等大宗消费;积极引进山姆、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首店;并以钟楼街为轴,延伸打造察院后等街巷;将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鼓励知名品牌开设首店、首发新品、首秀首展,创新多元消费场景;同时全力保障双塔汇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鼓励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形成集文化记忆、休闲娱乐、时尚购物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此外还要紧盯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持续优化中正天街、星悦茂品牌布局,大力发展个性化、主题化沉浸式消费,打造更富特色的主题型商业空间;推动体育馆片区焕新发展,通过挖掘街区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商业外摆,让迎泽的‘烟火气’更旺。”
消费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迎泽区以消费升级为抓手,通过政策撬动与业态创新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未来瞄准年轻消费趋势,发力沉浸式体验、直播电商及体育商业综合体,将夜间经济与历史街区有机融合,既延续城市烟火气,又构筑多元消费场景。这种“政策赋能+场景革命+文化破圈”的模式,将为区域经济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创新发展 加速转型要素集聚
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的必然选择。2024年迎泽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91家,其中,新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引育各类人才2000名,发放补贴3235万元,用真金白银换的诚意,向人才抛出橄榄枝。
迎泽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四个统筹、五维发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开放。赵学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以科技创新为企业蓄势赋能。同时,还要打通‘产学研用’链条,积极引导辖区企业与中科院煤化所、医科大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并构建‘一产业一院校一载体一企业’的创新生态,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效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外,人才作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第一要素,迎泽区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上还将继续下大力气,让更多“千里马”在迎泽竞相涌现、迸发活力。赵学军表示,2025年迎泽区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出“一揽子”惠青政策,与知名院校紧密对接,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并做优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用心用情做好人才的住房、就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服务保障。
迎泽区这种“科技赋能+人才破局”模式,既激活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开辟了创新驱动新路径。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迎泽区的一系列部署安排,既是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的重要支撑,也是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一系列务实、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充分彰显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迎泽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姚荃茂)
来源:中国报道传媒视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