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杯牛奶,见证着一个民族的营养改善之路,也标注着一个国家的健康战略高度。从“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朴素倡议,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明确部署,乳制品已不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关乎国民体质、民族未来的重要支撑。在这一宏大背景下,蒙牛推出的品牌
一杯牛奶里的家国情怀
一杯牛奶,见证着一个民族的营养改善之路,也标注着一个国家的健康战略高度。从“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朴素倡议,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明确部署,乳制品已不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关乎国民体质、民族未来的重要支撑。在这一宏大背景下,蒙牛推出的品牌短片《启程!要强号》,将一节节车厢化作流动的时代胶囊,穿越四十载社会变迁,将这杯奶深深植入国民成长的集体记忆。列车呼啸向前,牛奶不再只是饮品,而是中国人“要强”精神的温度与回响——正如片中那句循环往复、铿锵有力的歌词:“要强的列车我停不下来,就这样况且况且开到明天”。它不仅是蒙牛以品质守护国民健康,以创新驱动行业进步,以责任回应时代呼唤的品牌宣言,更是中国乳业以品质与创新守护国民健康的时代缩影,也是一曲中国乳业砥砺前行、与国同梦的壮歌。
时代列车上的要强基因
绿皮火车隆隆驶过晨光,载着八十年代的理想与渴望。餐车上的一盒牛奶,与手风琴伴奏下“学习在80年代”的旋律交织,勾勒出一个民族知识觉醒的黄金年代。彼时,牛奶尚是稀缺品,作为最好的营养补给,一杯珍贵的牛奶,曾陪伴无数深夜苦读的背影,成为一代人温暖的记忆符号。
九十年代,列车驶入市场经济大潮。手持大哥大、口衔牛奶盒的创业者,在香港回归广播中起舞,牛奶成为奔波忙碌中的能量来源。成立于1999年的蒙牛在这一时期确立“产品即人品”的质量理念,随后建成首座“全球样板工厂”,引进无菌包装,推动常温奶普及,真正让牛奶走进寻常百姓家。
千禧之后,“下一站:酒泉”的标识下,太空中的牛奶盒在失重中轻盈传递——蒙牛已连续十九年为航天员提供营养支持,建立起航天级别的品质管理体系,将一盒牛奶的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如今,车厢已成为“地球村”,蒙牛牛奶也成为跨越文化与国界的健康使者。从北纬40度黄金奶源带到东南亚、澳新市场,从支持世界杯、NBA到奥运携手——蒙牛的要强,早已写进全球消费者的日常。
短片中,牛奶始终伴随国人左右——无论是大学生晨读时的营养补给,还是创业者奔波中的能量来源,或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健康保障。它不只是商品,更是陪伴、守护与希望的象征。这列从记忆中走来驶向未来的列车,不仅是牛奶温情的传递,也是中国乳业与国民共成长的时代缩影。品牌故事融入国家叙事,用情感化的表达传递出一个核心信息:蒙牛不仅是牛奶的生产者,更是国人健康与时代进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列车一路向前,时代更迭变迁,而蒙牛牛奶始终陪伴在每个中国人身边,默默支持每一个要强的梦想。
乳业强国梦,蒙牛的要强担当
作为中国乳业领军企业,蒙牛深知一杯奶背后关乎的是国民健康和国家战略。近年来,中国乳业持续提质升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乳品消费市场,但在消费者认知层面,仍存在“进口优于国产”的偏见。蒙牛借助《启程!要强号》的传播,不仅回顾历史,更直面现实:中国牛奶的品质,已达世界水准。
蒙牛通过沙漠有机牧场、智能灯塔工厂、欧盟标准认证等实打实的举措,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其乌兰布和沙漠牧场种植沙生植物超9000万棵,打造80公里生态隔离带,从源头上保障奶源纯净;宁夏全球首座液态奶全数智化工厂,实现生产全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极大提升品控能力。此外,蒙牛九大品类均获欧盟认证,原奶菌落数甚至优于欧盟标准——这些成就,是中国迈向乳业强国之路的坚实脚印。
蒙牛的要强精神,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企业自主研发的M8益生菌株、母乳低聚糖(HMO)等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真正实现“科技自强”。这些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奶粉、儿童奶等产品中,为中国人提供更适合本土需求的营养解决方案。
要强精神,铸就国民信任
短片中,无处不在的牛奶化身为人类共通的情感符号:大学生用牛奶盒干杯庆祝、航天工作者分享太空牛奶……这些场景呼应了蒙牛“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国民记忆。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数据,2023年我国人均饮奶量达42公斤,较短片中的80年代增长7.4倍,其中蒙牛产品覆盖全国90%以上家庭。
“要强”是蒙牛品牌的精神内核,也是其与国人情感共鸣的基石。短片中,贾玲饰演的角色从青年到中年,始终与蒙牛牛奶一同出现,无论是挑灯夜读、创业奔波,还是走向世界,牛奶从未缺席。这种“陪伴感”背后,是蒙牛二十余年来对质量管理的不懈坚持。
蒙牛推行的“1643”天穹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全链条检测,年检测量达6.5亿次。这意味着每一滴蒙牛牛奶,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科技研发层面,蒙牛不仅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建立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持续推动乳业技术创新。
此外,蒙牛还连续22年支持中国航天事业,携手世界杯、NBA、奥运会等国际顶级IP,让中国牛奶走向世界。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乳业的品质实力。从支持国家盛事到参与国际赛事,蒙牛的要强精神与大国崛起同频共振,彰显民族品牌的自信心与担当。
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使命
一列火车穿越40年,一杯牛奶陪伴一代人。变化的是时代车厢,不变的是蒙牛牛奶的温暖守护。“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发布突显乳制品在保障国民健康领域的关键作用,蒙牛联合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奶业振兴行动”,正推动优质乳工程覆盖全国牧场。这种“国家队”式的担当,让牛奶从营养品升华为民族自强自信的象征。
当铁甲洪流驶过长安街,当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九三”阅兵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壮大,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升华。“家国同庆喝蒙牛、事事要强事事牛”是蒙牛的企业愿景,而这不止于商业成功,更在于致力提升中国人均奶制品消费水平(目前仅为全球均值1/3),通过工厂开放日等活动,开展乳品营养科普,增强消费者信任。在全球化布局中,蒙牛收购艾雪冰淇淋、贝拉米有机婴童食品,在东南亚、澳新市场站稳脚跟,让“中国牛”成为“世界牛”。
短片结尾,贾玲倚窗望月,眼神中满是自豪。这一幕,不仅是对国家发展的礼赞,也是对蒙牛品牌初心的回归——守护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健康,陪伴他们走向更远的地方。蒙牛的要强,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对消费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企业多年来持续开展营养扶贫计划,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牛奶支持,用实际行动践行“营养每一个人”的品牌使命。
驶向未来的乳业中国号 永不停歇的要强征程
车厢更迭,时光流转,餐桌上那盒牛奶始终温热如初。蒙牛的成长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长,更是一段与中国同行、与国人共强的历史。从一杯牛奶到一种力量,从企业责任到国家使命,蒙牛用要强精神书写中国乳业的辉煌篇章。从绿皮火车到银河列车,变化的车厢里始终不变的,是餐车上那盒牛奶承载的初心。正如短片中穿越时空的歌词:“不管天高地远,况且况且开到明天”,这既是蒙牛“天生要强”品牌理念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乳业坚守品质、永续创新的庄严承诺。在新时代的轨道上,这列要强列车正载着国民健康梦想,驶向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丨来源 :乳业时报 记者 杜兆侠
丨本期编辑:董仙鹤
丨校读:董仙鹤
来源:乳业时报